第十四回 小包兴偷试游仙枕 勇熊飞助擒安乐侯
关灯
小
中
大
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叭亏了。
白玉堂揣着银子自奔前程。
展爷是拿了银子一直奔天昌镇去了。
这且不言。
单说包公在三星镇审完了案件,歇马,正是无事之时。
包兴记念着游仙枕,心中想道:“今晚我何不悄悄的睡睡游仙枕,岂不是好?”因此到晚间伺候包公安歇之后,便嘱咐李才说:“李哥,你今晚辛苦一夜,我连日未能歇息,今晚脱个空儿。
你要惊醒些,老爷要茶水时,你就伺候。
明日我再替你。
”李才说:“你放心去罢,有我呢。
彼此都是差使,何分你我。
” 包兴点头一笑,即回至自己屋内。
又将游仙枕看了一番,不觉困倦,即将枕放倒。
头刚着枕,便入梦乡。
出了屋门,见有一匹黑马,鞍鞒俱是黑的。
两边有两个青衣,不容分说,搀上马去。
迅速非常,来到一个所在,似开封府大堂一般。
下了马,心中纳闷:“我如何还在衙门里呢?”又见上面挂着一匾,写着“阴阳宝殿”。
正在纳闷。
又见来了一个判官,说道:“你是何人?擅敢假充星主前来鬼混!”喝声:“拿下!”便出来了一个金甲力士,一声断喝,将包兴吓醒,出了一身冷汗,暗自思道:“凡事皆有先成的造化,我连一个枕头都消受不了。
判官说我假充星主,将来此枕想是星主才睡得呢。
怨得李克明要送与星主。
”左思右想,那里睡得着呢。
赌气子起来,听了听,方交四鼓,急忙来至包公住的屋内。
只见李才坐在椅子上,前仰后合在那里打盹。
又见灯花结了个如意儿,烧了多长,连忙用剪烛剪了一剪。
只见桌上有个字帖儿,拿起一看,不觉失声道:“这是哪里来的?”一句话将李才吓醒,连忙说道:“我没有睡呀!”包兴说:“没睡?这字帖儿打哪里来的?”李才尚未答言,只听包公问道:“什么字帖,拿来我看。
”包兴执灯,李才掀帘,将字帖呈上。
包公接来一看,便问道:“天有什么时候了?”包兴举灯向表上一看,说:“才交寅刻。
”包公道:“也该起来了。
”二人服侍包公穿衣净面时,包公便叫李才去请公孙先生。
不多时,公孙先生来到,包公便将字帖与他观看。
公孙策接来,只见上面写道:“明日天昌镇,紧防刺客凶。
分派众人役,分为两路行:一路东皋林捉拿恶庞昱,一路观音庵救活烈妇人。
要紧,要紧!”旁有一行小字:“烈妇人即金玉仙。
”公孙策道:“此字从何而来呢?” 包公道:“何必管它的来历。
明日到天昌镇严加防范。
再派人役,先生吩咐他们在两路稽查便了。
”公孙策连忙退出,与王、马、张、赵四勇士商议。
大家俱各小心留神。
你道此字从何而来?只因南侠离了苗家集,奔至天昌镇,见包公尚未到来,心中一想:恐包公匆忙来至,不及提防,莫若我迎将上去,遇便泄漏机关,包公也好早作准备。
好英雄! 不辞辛苦,他便赶至三星镇。
恰好三更,来至公馆,见李才睡着,也不去惊动他,便溜进去,将纸条儿放下,仍回天昌镇
白玉堂揣着银子自奔前程。
展爷是拿了银子一直奔天昌镇去了。
这且不言。
单说包公在三星镇审完了案件,歇马,正是无事之时。
包兴记念着游仙枕,心中想道:“今晚我何不悄悄的睡睡游仙枕,岂不是好?”因此到晚间伺候包公安歇之后,便嘱咐李才说:“李哥,你今晚辛苦一夜,我连日未能歇息,今晚脱个空儿。
你要惊醒些,老爷要茶水时,你就伺候。
明日我再替你。
”李才说:“你放心去罢,有我呢。
彼此都是差使,何分你我。
” 包兴点头一笑,即回至自己屋内。
又将游仙枕看了一番,不觉困倦,即将枕放倒。
头刚着枕,便入梦乡。
出了屋门,见有一匹黑马,鞍鞒俱是黑的。
两边有两个青衣,不容分说,搀上马去。
迅速非常,来到一个所在,似开封府大堂一般。
下了马,心中纳闷:“我如何还在衙门里呢?”又见上面挂着一匾,写着“阴阳宝殿”。
正在纳闷。
又见来了一个判官,说道:“你是何人?擅敢假充星主前来鬼混!”喝声:“拿下!”便出来了一个金甲力士,一声断喝,将包兴吓醒,出了一身冷汗,暗自思道:“凡事皆有先成的造化,我连一个枕头都消受不了。
判官说我假充星主,将来此枕想是星主才睡得呢。
怨得李克明要送与星主。
”左思右想,那里睡得着呢。
赌气子起来,听了听,方交四鼓,急忙来至包公住的屋内。
只见李才坐在椅子上,前仰后合在那里打盹。
又见灯花结了个如意儿,烧了多长,连忙用剪烛剪了一剪。
只见桌上有个字帖儿,拿起一看,不觉失声道:“这是哪里来的?”一句话将李才吓醒,连忙说道:“我没有睡呀!”包兴说:“没睡?这字帖儿打哪里来的?”李才尚未答言,只听包公问道:“什么字帖,拿来我看。
”包兴执灯,李才掀帘,将字帖呈上。
包公接来一看,便问道:“天有什么时候了?”包兴举灯向表上一看,说:“才交寅刻。
”包公道:“也该起来了。
”二人服侍包公穿衣净面时,包公便叫李才去请公孙先生。
不多时,公孙先生来到,包公便将字帖与他观看。
公孙策接来,只见上面写道:“明日天昌镇,紧防刺客凶。
分派众人役,分为两路行:一路东皋林捉拿恶庞昱,一路观音庵救活烈妇人。
要紧,要紧!”旁有一行小字:“烈妇人即金玉仙。
”公孙策道:“此字从何而来呢?” 包公道:“何必管它的来历。
明日到天昌镇严加防范。
再派人役,先生吩咐他们在两路稽查便了。
”公孙策连忙退出,与王、马、张、赵四勇士商议。
大家俱各小心留神。
你道此字从何而来?只因南侠离了苗家集,奔至天昌镇,见包公尚未到来,心中一想:恐包公匆忙来至,不及提防,莫若我迎将上去,遇便泄漏机关,包公也好早作准备。
好英雄! 不辞辛苦,他便赶至三星镇。
恰好三更,来至公馆,见李才睡着,也不去惊动他,便溜进去,将纸条儿放下,仍回天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