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巧取供单郭槐受戮 明颁诏旨李后还宫
关灯
小
中
大
且说包公将郭槐拿下,喊了堂威,入了公座,旁边又设了个侧座,叫陈林坐了。
包公便叫道:“郭槐,将当初陷害李后,怎生抵换太子,从实招来。
”郭槐说:“大人何出此言?当初系李妃产生妖孽,先皇震怒,才贬冷宫。
焉有抵换之理呢?” 陈林接着说道:“既没有抵换,为何叫寇承御抱出太子,用裙绦勒死,丢在金水桥下呢?”郭槐闻听道:“陈总管,你为何质证起咱家来?你我皆是进御之人,难道太后娘娘的性格,你是不知道的么?倘然回来太后懿旨到来,只怕你也吃罪不起。
” 包公闻听,微微冷笑道:“郭槐,你敢以刘后欺压本阁么?你不提刘后便罢,既已提出,说不得可要得罪了。
”吩咐拉下去重责二十板。
左右答应,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只打得皮开肉绽,呲牙咧嘴,哀声不绝。
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认么?”郭槐到了此时,岂不知事关重大,横了心,再也不招,说道:“当日,原是李妃产生妖孽,自招愆尤,与我郭槐什么相干。
”包公道:“既无抵换之事,为何又将寇承御处死?”郭槐道:“那是因寇珠顶撞了太后,太后方才施刑。
”陈林在旁又说道:“此话你又说差了。
当初拷问寇承御,还是我掌刑杖。
刘后紧紧迫问着他,将太子抱出置于何地?你如何说是顶撞呢?”郭槐闻听,将双眼一瞪,道:“既是你掌刑,生生是你下了毒手,将寇承御打的受刑不过,他才触阶而死。
为何反来问我呢?”包公闻听道:“好恶贼!竟敢如此的狡辩。
”吩咐:“左右,与我拶起来。
”左右又一声喊,将郭槐双手并齐,套上拶子,把绳往左右一分,只闻郭槐杀猪也似的喊起来。
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认么?”郭槐咬定牙根道:“没有什么招的呀!”见他汗似蒸笼,面目更色。
包公吩咐卸刑。
松放拶子时,郭槐又是哀声不绝,神魂不定。
只得暂且收监,明日再问。
先叫陈林将今日审问的情由,暂且复旨。
包公退堂,来至书室,便叫包兴请公孙先生。
不多时,公孙策来到。
已知此事的底里,参见包公已毕,在侧坐了。
包公道:“今日圣旨到来,宣读之时,先生想来巳明白此事了。
我也不用述说了。
只是郭槐再不招认,我见拶他之时,头上出汗,面目更改,恐有他变。
此乃奉旨的钦犯,他又搁不住大刑,这便如何是好?故此,请了先生来,设想一个法子,只伤皮肉,不动筋骨,要叫他招承方好。
”公孙策道:“待晚生思索了,画成式样,再为呈阅。
”说罢退出。
来到自己房内,筹思多时。
偶然想起,急忙提笔画出,又拟了名儿,来到书房,回禀包公。
包公接来一看,上面注明尺寸,仿佛大熨斗相似,却不是平面,上面皆是垂珠圆头钉儿,用铁打就。
临用时,将炭烧红,把犯人肉厚处烫炙,再也不能损伤筋骨,止于皮肉受伤而已。
包公看了问道:“此刑可有名号?”公孙策道:“名曰‘杏花雨’,取其落红点点之意。
”包公笑道:“这样恶刑,却有这等雅名。
先生真才人也。
”即着公孙策立刻传铁匠打造。
次日隔了一天,此刑业已打就。
到了第三十日,包公便升堂,提审郭槐。
且说郭槐在监牢之中,又是手疼,又是板疮,呻吟不绝,饮食懒进。
两日光景,便觉形容憔悴。
他心中却暗自思道:“我如今在此三日,为何太后懿旨还不见到来呢?”猛然又想起太后欠安,“想来此事尚未得知。
我是咬定牙根,横了心,再不招承。
既无口供,包黑他也难以定案。
只是圣上忽然间为何想起此事来呢?真令人不解。
” 正在犯想之际,忽然一提牢前来说道:“老爷升堂,请郭总管呢
包公便叫道:“郭槐,将当初陷害李后,怎生抵换太子,从实招来。
”郭槐说:“大人何出此言?当初系李妃产生妖孽,先皇震怒,才贬冷宫。
焉有抵换之理呢?” 陈林接着说道:“既没有抵换,为何叫寇承御抱出太子,用裙绦勒死,丢在金水桥下呢?”郭槐闻听道:“陈总管,你为何质证起咱家来?你我皆是进御之人,难道太后娘娘的性格,你是不知道的么?倘然回来太后懿旨到来,只怕你也吃罪不起。
” 包公闻听,微微冷笑道:“郭槐,你敢以刘后欺压本阁么?你不提刘后便罢,既已提出,说不得可要得罪了。
”吩咐拉下去重责二十板。
左右答应,一声呐喊,将他翻倒在地,打了二十。
只打得皮开肉绽,呲牙咧嘴,哀声不绝。
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认么?”郭槐到了此时,岂不知事关重大,横了心,再也不招,说道:“当日,原是李妃产生妖孽,自招愆尤,与我郭槐什么相干。
”包公道:“既无抵换之事,为何又将寇承御处死?”郭槐道:“那是因寇珠顶撞了太后,太后方才施刑。
”陈林在旁又说道:“此话你又说差了。
当初拷问寇承御,还是我掌刑杖。
刘后紧紧迫问着他,将太子抱出置于何地?你如何说是顶撞呢?”郭槐闻听,将双眼一瞪,道:“既是你掌刑,生生是你下了毒手,将寇承御打的受刑不过,他才触阶而死。
为何反来问我呢?”包公闻听道:“好恶贼!竟敢如此的狡辩。
”吩咐:“左右,与我拶起来。
”左右又一声喊,将郭槐双手并齐,套上拶子,把绳往左右一分,只闻郭槐杀猪也似的喊起来。
包公问道:“郭槐,你还不招认么?”郭槐咬定牙根道:“没有什么招的呀!”见他汗似蒸笼,面目更色。
包公吩咐卸刑。
松放拶子时,郭槐又是哀声不绝,神魂不定。
只得暂且收监,明日再问。
先叫陈林将今日审问的情由,暂且复旨。
包公退堂,来至书室,便叫包兴请公孙先生。
不多时,公孙策来到。
已知此事的底里,参见包公已毕,在侧坐了。
包公道:“今日圣旨到来,宣读之时,先生想来巳明白此事了。
我也不用述说了。
只是郭槐再不招认,我见拶他之时,头上出汗,面目更改,恐有他变。
此乃奉旨的钦犯,他又搁不住大刑,这便如何是好?故此,请了先生来,设想一个法子,只伤皮肉,不动筋骨,要叫他招承方好。
”公孙策道:“待晚生思索了,画成式样,再为呈阅。
”说罢退出。
来到自己房内,筹思多时。
偶然想起,急忙提笔画出,又拟了名儿,来到书房,回禀包公。
包公接来一看,上面注明尺寸,仿佛大熨斗相似,却不是平面,上面皆是垂珠圆头钉儿,用铁打就。
临用时,将炭烧红,把犯人肉厚处烫炙,再也不能损伤筋骨,止于皮肉受伤而已。
包公看了问道:“此刑可有名号?”公孙策道:“名曰‘杏花雨’,取其落红点点之意。
”包公笑道:“这样恶刑,却有这等雅名。
先生真才人也。
”即着公孙策立刻传铁匠打造。
次日隔了一天,此刑业已打就。
到了第三十日,包公便升堂,提审郭槐。
且说郭槐在监牢之中,又是手疼,又是板疮,呻吟不绝,饮食懒进。
两日光景,便觉形容憔悴。
他心中却暗自思道:“我如今在此三日,为何太后懿旨还不见到来呢?”猛然又想起太后欠安,“想来此事尚未得知。
我是咬定牙根,横了心,再不招承。
既无口供,包黑他也难以定案。
只是圣上忽然间为何想起此事来呢?真令人不解。
” 正在犯想之际,忽然一提牢前来说道:“老爷升堂,请郭总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