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济弱扶倾资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请南侠
关灯
小
中
大
且说丁二爷叫小童打开包袱。
仔细一看,却不是西纸,全换了桑皮纸,而且大小不同,仍旧是八包。
丁二爷道:“此八包分两不同,有轻有重,通共是四百二十两。
”展爷方明白,晚间揣了九次,原来是饶了二十两来。
周老儿欢喜非常,千恩万谢。
丁二爷道:“若有人问你银子从何而来,你就说镇守雄关总兵之子丁兆蕙给的,在松江府茉花村居住。
”展爷也道:“老丈,若有人问谁是保人,你就说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姓展名昭的保人。
”周老一一记了。
又将昨日丁二爷给的那一锭银子拿出来,双手捧与丁二爷道:“这是昨日公子爷所赐,小老儿尚未敢动。
今日奉还。
”丁二爷笑道:“我晓得你的意思了。
昨日我原是渔家打扮,给你银两,你恐使了被我讹诈。
你如今放心罢。
既然给你银两,再没有又收回来的道理。
就是这四百多两银子,也不和你要利息。
若日后有事,到了你这里,只要好好地预备一碗香茶,那便是利息了。
”周老儿连声应道:“当得。
当得。
”丁二爷又叫小童将昨日的渔船唤了来,将周老的衣服业已洗净晒干,叫他将渔衣换了。
又赏了渔船上二两银子。
就叫仆从帮着周老儿拿着银两,随去料理。
周老儿便要跪倒叩头,丁二爷与展爷连忙搀起,又嘱咐道:“倘若茶楼开了之后,再不要粗心改换字号。
”周老儿连说:“再不改了。
再不改了。
”随着仆人欢欢喜喜去了。
此时展爷从人已到,拉着马匹在一边伺候。
丁二爷问道:“那是展兄的尊骑么?”展爷道:“正是。
”丁二爷道:“昨日家兄遣人来唤小弟,小弟叫来人带信回禀家兄,说与吾兄巧遇。
家兄欲见吾兄,如渴想浆。
弟要敦请展兄劲敝庄盘桓几日,不知肯光顾否?”展爷想了一想,自己原是无事,况假满尚有日期,趁此何不会会知己,也是快事,便道:“小弟久已要到宝庄奉谒,未得其便。
今既承雅爱,敢不从命。
”便叫过从人来,告诉道:“我上松江府茉花村丁大员外丁二员外那里去了。
我们乘舟,你将马匹俱各带回家去罢。
不过五六日,我也就回家了。
”从人连连答应。
刚要转身,展爷又唤住悄悄地道:“展忠问时,你就说为联姻之事去了。
”从者奉命,拉着马匹各自回去不提。
且说展爷与丁二爷带领小童一同登舟,竟奔松江府。
水路极近,丁二爷乘舟惯了,不甚理会;惟有展爷今日坐在船上,玩赏沿途景致,不觉地神清气爽,快乐非常,与丁二爷说说笑笑,情投意合。
彼此方叙明年庚。
丁二爷小,展爷大两岁,便以大哥呼之。
展爷便称丁二爷为贤弟。
因叙话间又提起周老儿一事,展爷问道:“贤弟奉伯母之命前来进香,如何带许多银两呢?”丁二爷道:“原是要买办东西的。
”展爷道:“如今将此银赠了周老,又拿什么买办东西呢?”丁二爷道:“弟虽不才,还可以借得出来。
”展爷笑道:“借得出来更好,他若不借,必然将灯吹灭,便可借来。
”丁二爷听了,不觉诧异道:“展大哥,此话怎讲?”展爷笑道:“莫道人行早,还有早行人。
” 便将昨晚之事说明。
二人鼓掌大笑。
说话间,舟已停泊,搭了跳板,二人弃舟登岸。
丁二爷叫小童先由捷径送信,他却陪定展爷慢慢而行。
展爷见一条路径,俱是三合土垒成,一半是天然,一半是人力,平平坦坦,干干净净。
两边皆是密林,树木丛杂。
中间单有引路树。
树下各有一人,俱是浓眉大眼,阔腰厚背。
头上无网巾,发挽高绺,戴定芦苇编的圈儿。
身上各穿着背心,
仔细一看,却不是西纸,全换了桑皮纸,而且大小不同,仍旧是八包。
丁二爷道:“此八包分两不同,有轻有重,通共是四百二十两。
”展爷方明白,晚间揣了九次,原来是饶了二十两来。
周老儿欢喜非常,千恩万谢。
丁二爷道:“若有人问你银子从何而来,你就说镇守雄关总兵之子丁兆蕙给的,在松江府茉花村居住。
”展爷也道:“老丈,若有人问谁是保人,你就说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姓展名昭的保人。
”周老一一记了。
又将昨日丁二爷给的那一锭银子拿出来,双手捧与丁二爷道:“这是昨日公子爷所赐,小老儿尚未敢动。
今日奉还。
”丁二爷笑道:“我晓得你的意思了。
昨日我原是渔家打扮,给你银两,你恐使了被我讹诈。
你如今放心罢。
既然给你银两,再没有又收回来的道理。
就是这四百多两银子,也不和你要利息。
若日后有事,到了你这里,只要好好地预备一碗香茶,那便是利息了。
”周老儿连声应道:“当得。
当得。
”丁二爷又叫小童将昨日的渔船唤了来,将周老的衣服业已洗净晒干,叫他将渔衣换了。
又赏了渔船上二两银子。
就叫仆从帮着周老儿拿着银两,随去料理。
周老儿便要跪倒叩头,丁二爷与展爷连忙搀起,又嘱咐道:“倘若茶楼开了之后,再不要粗心改换字号。
”周老儿连说:“再不改了。
再不改了。
”随着仆人欢欢喜喜去了。
此时展爷从人已到,拉着马匹在一边伺候。
丁二爷问道:“那是展兄的尊骑么?”展爷道:“正是。
”丁二爷道:“昨日家兄遣人来唤小弟,小弟叫来人带信回禀家兄,说与吾兄巧遇。
家兄欲见吾兄,如渴想浆。
弟要敦请展兄劲敝庄盘桓几日,不知肯光顾否?”展爷想了一想,自己原是无事,况假满尚有日期,趁此何不会会知己,也是快事,便道:“小弟久已要到宝庄奉谒,未得其便。
今既承雅爱,敢不从命。
”便叫过从人来,告诉道:“我上松江府茉花村丁大员外丁二员外那里去了。
我们乘舟,你将马匹俱各带回家去罢。
不过五六日,我也就回家了。
”从人连连答应。
刚要转身,展爷又唤住悄悄地道:“展忠问时,你就说为联姻之事去了。
”从者奉命,拉着马匹各自回去不提。
且说展爷与丁二爷带领小童一同登舟,竟奔松江府。
水路极近,丁二爷乘舟惯了,不甚理会;惟有展爷今日坐在船上,玩赏沿途景致,不觉地神清气爽,快乐非常,与丁二爷说说笑笑,情投意合。
彼此方叙明年庚。
丁二爷小,展爷大两岁,便以大哥呼之。
展爷便称丁二爷为贤弟。
因叙话间又提起周老儿一事,展爷问道:“贤弟奉伯母之命前来进香,如何带许多银两呢?”丁二爷道:“原是要买办东西的。
”展爷道:“如今将此银赠了周老,又拿什么买办东西呢?”丁二爷道:“弟虽不才,还可以借得出来。
”展爷笑道:“借得出来更好,他若不借,必然将灯吹灭,便可借来。
”丁二爷听了,不觉诧异道:“展大哥,此话怎讲?”展爷笑道:“莫道人行早,还有早行人。
” 便将昨晚之事说明。
二人鼓掌大笑。
说话间,舟已停泊,搭了跳板,二人弃舟登岸。
丁二爷叫小童先由捷径送信,他却陪定展爷慢慢而行。
展爷见一条路径,俱是三合土垒成,一半是天然,一半是人力,平平坦坦,干干净净。
两边皆是密林,树木丛杂。
中间单有引路树。
树下各有一人,俱是浓眉大眼,阔腰厚背。
头上无网巾,发挽高绺,戴定芦苇编的圈儿。
身上各穿着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