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下 政事第三
关灯
小
中
大
期為東海郡。
小吏盜池中魚,綱紀推之。
王曰:「文王之囿,與眾共之。
池魚復何足惜!」 10王安期作東海郡,吏錄一犯夜人來。
王問:「何處來?」云:「從師家受書還,不覺日晚。
」王曰:「鞭撻寧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歸家。
11成帝在石頭,任讓在帝前戮侍中鍾雅、右侍衛將軍劉超。
帝泣曰:「還我侍中。
」讓不奉詔,遂斬超、雅。
事平之後,陶公與讓有舊,欲宥之。
許柳兒思妣者至佳,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則不得不為陶全讓。
於是欲並宥之。
事奏,帝曰:「讓是殺我侍中者,不可宥!」諸公以少主不可違,並斬二人。
12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並加沾接,人人有說色。
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
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無復人。
」任大喜說。
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門者),蘭□(門者)」群胡同笑,四坐並歡。
13陸太尉詣王丞相咨事,過後輒翻異,王公怪其如此。
後以問陸,陸曰:「公長民短,臨時不知所言,既後覺其不可耳。
」 14丞相嘗夏月至石頭看庾公,庾公正料事。
丞相云:「暑,可小簡之。
」庾公曰:「公之遺事,天下亦未以為允。
」 15丞相末年,略復不省事,正封□(竹錄)諾之。
自歎曰:「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
」 16陶公性檢厲,勤於事。
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
鹹不解此意。
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
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又雲,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
乃超兩階用之。
17何驃騎作會稽,虞存弟謇作郡主簿,以何見
小吏盜池中魚,綱紀推之。
王曰:「文王之囿,與眾共之。
池魚復何足惜!」 10王安期作東海郡,吏錄一犯夜人來。
王問:「何處來?」云:「從師家受書還,不覺日晚。
」王曰:「鞭撻寧越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歸家。
11成帝在石頭,任讓在帝前戮侍中鍾雅、右侍衛將軍劉超。
帝泣曰:「還我侍中。
」讓不奉詔,遂斬超、雅。
事平之後,陶公與讓有舊,欲宥之。
許柳兒思妣者至佳,諸公欲全之;若全思妣,則不得不為陶全讓。
於是欲並宥之。
事奏,帝曰:「讓是殺我侍中者,不可宥!」諸公以少主不可違,並斬二人。
12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並加沾接,人人有說色。
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
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無復人。
」任大喜說。
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門者),蘭□(門者)」群胡同笑,四坐並歡。
13陸太尉詣王丞相咨事,過後輒翻異,王公怪其如此。
後以問陸,陸曰:「公長民短,臨時不知所言,既後覺其不可耳。
」 14丞相嘗夏月至石頭看庾公,庾公正料事。
丞相云:「暑,可小簡之。
」庾公曰:「公之遺事,天下亦未以為允。
」 15丞相末年,略復不省事,正封□(竹錄)諾之。
自歎曰:「人言我憒憒,後人當思此憒憒。
」 16陶公性檢厲,勤於事。
作荊州時,敕船官悉錄鋸木屑,不限多少。
鹹不解此意。
後正會,值積雪始晴,聽事前除雪後猶濕,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無所妨。
官用竹,皆令錄厚頭,積之如山。
後桓宣武伐蜀,裝船,悉以作釘。
又雲,嘗發所在竹篙,有一官長連根取之,仍當足。
乃超兩階用之。
17何驃騎作會稽,虞存弟謇作郡主簿,以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