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关灯
小
中
大
高桂眨着眼睛,故作惊奇道:“这你都知道?我亲嘴最棒了!来吧!”
沐剑屏羞道:“师姐看着哪!”
高桂笑道:“没事儿,我亲完你,再亲她就是了。
” “可是……这是大街上……” 方怡忽然抬头,道:“小宝,你说得有道理,好在你现在不帮鞑子皇帝了,要不然,反清复明永远都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 “什么意思?难道你还想着反清复明?” 高桂瞪圆了两眼,不可思议的道。
方怡笑道:“有你这样的人才在,反清复明也是有所为的,正如你所说,何必将视线局限在中原,等你救出沐小公爷,我们再详细商量商量。
” 汗,真是个女愤青啊!这都不死心。
高桂叹息一声,道:“那也行,此事从长计议吧。
我们先找地方落脚,我再去拜访一下扬州知府,打探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
” 沐剑屏忽然道:“小宝哥哥,在宫里的时候,我听你说过,你老家就在扬州啊,你不先回去看看么?” 高桂猛地一怔,老家?扬州?竟把这茬给忘了,丽春院!韦春芳!我竟然平白无故的多出个老娘了! 难道真要去找她?她认识我,我不认识她啊! “哈哈,哈哈,是啊,我倒是忘了,要不,我们改道去?” 高桂哈哈一笑,扯住一个路人问道:“这位兄台,请问丽春院怎么走?” 正文第165章老娘韦春芳2 扬州城自古为繁华胜地,唐时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在古人看来,人生至乐,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自隋炀帝开凿运河,扬州地居运河之中,为苏浙漕运必经之地。
明清之季,又为盐商大贾所聚集,殷富甲于天下。
到得清朝初年时,淮盐集散于此,更是兴旺。
据史籍所载,明末扬州府属共三十七万五千余丁(十六岁以上的男子)明清之际,扬州惨遭清兵屠戮,顺治三年只剩九千三百二十丁,但到康熙六年,又增至三十九万七千九百余丁,不但元气已完全恢复,且更胜于昔日。
而扬州瘦西湖湖畔的鸣玉坊则是扬州最有名的红灯区,各家青楼大多集中在鸣玉坊一带,丽春院也在其中。
高桂携众女在扬州一家颇为知名的酒楼吃过夜饭,众女都扮成男子,倒也没有太过招摇,不过,一行十七八个俊俏少年,倒也蔚为壮观。
吃喝已罢,将近傍晚,高桂会钞付账,又在附近租了客栈,休息一阵,也不去摸谁的房门,自个儿偷偷的溜了出来。
扬州街巷阡陌纵横,地形复杂,但问起鸣玉坊丽春院,却是无人不知,高桂闲逛着,不多时已来到鸣玉坊,这条街道热闹非凡,各家各院传出箫鼓丝竹,夹着猜拳唱曲、呼幺喝六,热闹之极。
高桂一身绫罗绸缎,羽扇纶巾,一派贵公子的打扮,走在街上,成了各院争抢的香饽饽,公子长公子短的叫个不停,吵得高桂头疼,更有无数莺莺燕燕在二楼展览似的搔首弄姿,高桂见多了
” “可是……这是大街上……” 方怡忽然抬头,道:“小宝,你说得有道理,好在你现在不帮鞑子皇帝了,要不然,反清复明永远都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 “什么意思?难道你还想着反清复明?” 高桂瞪圆了两眼,不可思议的道。
方怡笑道:“有你这样的人才在,反清复明也是有所为的,正如你所说,何必将视线局限在中原,等你救出沐小公爷,我们再详细商量商量。
” 汗,真是个女愤青啊!这都不死心。
高桂叹息一声,道:“那也行,此事从长计议吧。
我们先找地方落脚,我再去拜访一下扬州知府,打探一下,看看应该怎么做。
” 沐剑屏忽然道:“小宝哥哥,在宫里的时候,我听你说过,你老家就在扬州啊,你不先回去看看么?” 高桂猛地一怔,老家?扬州?竟把这茬给忘了,丽春院!韦春芳!我竟然平白无故的多出个老娘了! 难道真要去找她?她认识我,我不认识她啊! “哈哈,哈哈,是啊,我倒是忘了,要不,我们改道去?” 高桂哈哈一笑,扯住一个路人问道:“这位兄台,请问丽春院怎么走?” 正文第165章老娘韦春芳2 扬州城自古为繁华胜地,唐时杜牧有诗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 在古人看来,人生至乐,莫过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自隋炀帝开凿运河,扬州地居运河之中,为苏浙漕运必经之地。
明清之季,又为盐商大贾所聚集,殷富甲于天下。
到得清朝初年时,淮盐集散于此,更是兴旺。
据史籍所载,明末扬州府属共三十七万五千余丁(十六岁以上的男子)明清之际,扬州惨遭清兵屠戮,顺治三年只剩九千三百二十丁,但到康熙六年,又增至三十九万七千九百余丁,不但元气已完全恢复,且更胜于昔日。
而扬州瘦西湖湖畔的鸣玉坊则是扬州最有名的红灯区,各家青楼大多集中在鸣玉坊一带,丽春院也在其中。
高桂携众女在扬州一家颇为知名的酒楼吃过夜饭,众女都扮成男子,倒也没有太过招摇,不过,一行十七八个俊俏少年,倒也蔚为壮观。
吃喝已罢,将近傍晚,高桂会钞付账,又在附近租了客栈,休息一阵,也不去摸谁的房门,自个儿偷偷的溜了出来。
扬州街巷阡陌纵横,地形复杂,但问起鸣玉坊丽春院,却是无人不知,高桂闲逛着,不多时已来到鸣玉坊,这条街道热闹非凡,各家各院传出箫鼓丝竹,夹着猜拳唱曲、呼幺喝六,热闹之极。
高桂一身绫罗绸缎,羽扇纶巾,一派贵公子的打扮,走在街上,成了各院争抢的香饽饽,公子长公子短的叫个不停,吵得高桂头疼,更有无数莺莺燕燕在二楼展览似的搔首弄姿,高桂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