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关灯
绝对是句重话了。

    景家长子的礼仪教养,是从小被严厉的家法规矩出来的强大自律。

    在过往近二十年的岁月里,无论家里家外,学校抑或是公司,景朝都觉得,自己和“纵容”两个字是隔着一整条银河的。

     看着人有些疑惑又藏着些许倔强的眼神,季杭眉峰轻挑,“你不用不服气,有机会问问你师兄们,哪一个骗了我两个月,还能舒舒服服地坐凳子。

    ” “对不起。

    ”景朝被人说的抬不起头,垂在身侧的手指不安地蜷了蜷,声音却无论如何也大不起来,“小朝知错了。

    ” 看着小孩羞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季杭心头的无奈更甚,这般心思细腻又爱钻牛角尖的性子,也真是让人爱恨不得。

    他或许早该一顿板子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小心思打碎的。

     “好,那就按你家里的规矩来吧。

    ”季杭点点沙发扶手,“你要是跟你父亲撒了谎,景总是怎么罚的?” 景朝只觉得脊背一紧,窘迫羞惭疼痛统统在大脑中苏醒,记忆被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拉回到十五年前。

     四岁的小景朝因为同幼儿园的老师顶嘴,挨了人生中的第一顿藤条。

    虽然从三岁启蒙教育开始,小屁股和小手心上的戒尺印子就没断过,可到底是警告的意味更多些,恐惧也往往大过疼痛。

    可那天在父亲书房挨得那五下藤条,却生生让小孩疼得牙根发颤,一整天都坐不下凳子。

     而更让小景朝觉得恐惧的,是爸爸义正词严地告诉他,以后那根两根铅笔那么粗、五根铅笔那么长的,叫作“藤条”的东西,就是他的家法,以后犯了诸如不敬长辈、欺瞒扯谎、偷懒耍滑之类的“大错”时,就统统用它打。

     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或是两个星期吧,景朝和弟弟开开心心地玩了一个下午,直到晚饭前夕才发现爸爸给他布置的唐诗还没有背,四岁的孩子已经能清楚知道自己犯的错误叫作“懈怠”,也能清楚地估计出父亲的态度。

    想想那藤条落在屁股上扒皮一样的疼,再想想父亲说的“背错一个字就打一下”的规矩,无知者无畏的小孩竟然突发奇想地打起了“家法”的主意趁着大人们准备晚饭的间隙,偷偷将藤条埋在了后院的花坛里。

     自己的孩子自己了解,景至自然是在饭桌上就看出了儿子的异样,心中只道是那首《春江花月夜》太长,小孩背得不熟练,便想着吃了饭抽空给儿子讲解一番春江水声之下的月夜美景。

    可等到了书房,景至发现儿子并不是背不熟,而是全然没背的时候,原本平静的脸色忽地沉了一个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