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法海好忙

关灯
法海此刻在干嘛? 嗯……在“闲”着。

     那匹白马没费多少功夫就把他送到了太原。

     撂下人之后,白马很是无情的转身就走。

     徒留法海一个人,拿着圣旨,就这么站在城门口。

     被所有人城门守卫围观。

     没过多久在府衙大堂内,所有在太原的文臣武将和法海面面相觑。

     尴尬和诡异的气氛凝聚在空气之中。

     并不是太原有多重视法海,他们重视的是法海手中的圣旨。

     但是在过圣旨内容后…… 文臣:这圣旨……什么意思? 武将:你问我们?! 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理解有点不及格了。

     武将们文化学识有限,肚子里肠子不够绕还能理解。

     可文臣都品不出一二来,那就诡异了。

     最后还是法海打破僵局。

     询问需要他安抚的百姓在哪里。

     太原众:这是遵照圣旨的字面意思?没有隐藏含义吗? 那就……这么办了? 等等,需要安抚的百姓在哪里? 这我们怎么知道!!! 太原有穷苦百姓的聚集地吗?有。

     太原有孤寡老人幼童待的慈幼院吗?有。

     可这些不是圣旨上指定的内容啊! 太原有被修士战争波及流离失所甚至痛失亲人的百姓吗?有啊。

     可是遭了难了,能挺过来的已经逐渐走上正轨,能投亲的就投亲。

     每家的处理方法去处不同。

     他们去哪儿找个集合点? 还心灵创伤? 大家面面相觑了N久之后。

     还是知府脑子转得快,坦言太原历经磨难,处处是苦海中的群众。

     然后特地为法海请出了一块令牌。

     凭着这块令牌,太原可以横着走,哪怕军事重地都可以。

     充分表达了他们对仁宗旨意的尊重。

     给了法海充分的自由。

     无论是礼还是法来说,真的是相当看中了。

     可实际上却没什么要紧。

     这块令牌若是落在别人手里,那是必须慎重的。

     知府都不能拿着随便晃悠。

     其他地方这种“金牌令箭”根本没有。

     也就是太原是前线重地,一旦战事爆发,未免调度冲突,才有了这块令牌。

     可法海是修士啊,还是方外之人。

     给就给了。

     事后官家若是问起来,他们可是绝对有交代的。

     法海:………… 法海不傻,他当然感觉到了这些人的敷衍。

     若是平时,他肯定会给这些官员打个素位尸餐的标签。

     可在手里拿着这份莫名其妙的圣旨的情况下……他倒是能理解一下这几位的茫然了。

     紧接着法海手里拿着一块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令牌到处跑。

     哪怕圣旨有问题,法海还是有心普渡一下众生的。

     战争将至,妖孽横行,众生皆苦。

     可俗话说,想法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干的。

     更多的是,想象越美好,现实就越惨烈。

     当李励带着一群人找到法海的时候。

     看到的就是如下碎裂的一幕。

     德高望重实力高强的法海禅师,坐在那里敲击木鱼,静心修禅。

     背后大树庇荫让整个画面颇有几分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意境。

     但是这个画面的全景是…… 法海的金钵倒悬在空中,散发着柔和的金光进行镇压。

     金光笼罩的镇压圈子里有着……十几个2~6岁的小孩。

     李励众人:??? 只见小孩们在金光圈中,嬉笑打闹玩得超级开心,你扑我,我扑你,你打我,我压你。

     偶有擦伤摔倒,金光也立刻把人治好了。

     于是……熊孩子们更加肆无忌惮了。

     “这什么情况?” “不知道,但是感觉好像不能上去打扰。

    ” 法海的背影此刻看起来是那么的佛。

     看起来是如此的充满佛性。

     周身充斥着一种“算了吧”“就这样吧”“无所谓了”的佛性。

     大彻大悟,四大皆空。

     他们现在上去会不会打扰到法海的顿悟? 毁人修行可是大忌。

     要不,再等等? 这等待时间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少。

     没过多久,一大群农妇喜笑颜开的朝着法海走来。

     被金钵罩住的孩子们看到农妇们全部扑到了金光边缘,小脸都贴变形了。

     法海随手一挥。

     金钵回到了他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