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就不占理,也不好赶尽杀绝,这才十分不情愿地答应。

     苏清方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救下的字画,想起母子三人从吴州到京城的颠簸路程、苏鸿文的嚣张跋扈,以及父亲手把手教她写字的场景。

     好像都变成了很久很久之前的事。

     苏清方叹了口气,把字幅仔细卷好收好。

     “姑娘!”门外的岁寒笑嘻嘻提着裙子进来,递上一份洒金红帖,禀道,“御史中丞府上送来了一大堆礼物,还有请帖,请您和润平公子过府一叙呢。

    ” 第9章桃花鳜鱼 苏氏姐弟虽入京三年,但因为守孝禁娱,和京中士宦之家都无甚往来,何况是三世公卿的御史中丞杨氏。

     苏清方半忧半疑地接过这份来头不小的请帖,从头读罢,才知其中缘故――原来御史中丞杨璋之孙,正是苏润平那天在洛园救下的小女孩儿。

    杨家少夫人为表感谢,特意遣人送来了谢礼和请柬。

     请帖上说赏鳜鱼脍,正是吴州当地的特产。

    若在江南,桃花时节,鳜鱼肥美,不是罕事,但在京都绛城就不一样了。

    要吃一口新鲜的鳜鱼,需要一路从江南走水路生运,十条能活两条已经算多。

    而鳜鱼脍,必须要现杀。

     这一看就是专门为他们姐弟准备的。

     晚间,苏清方同润平说起。

    润平摆了摆手,无甚兴趣,“姐你还不知道我,我最讨厌吃鱼了,小时候差点没被鱼刺卡死,而且我还要去学堂呢。

    ” “行。

    ”苏清方应道,对润平的回答毫无意外,也不勉强,准备一个人去。

     倒不是苏清方有多想念家乡味道,她也不甚爱吃鱼,恐怕任谁小时候见过大夫伸着个夹子往人喉咙里拔刺,都不会有好印象,不过苏清方的讨厌没到润平一点不碰的程度。

     但人家特意准备,少夫人又是长辈,辞之不恭。

    润平不愿往,苏清方便更要去了,不然显得他们多自矜。

     三日后,苏清方如期赴约。

    杨少夫人亲自在门口迎接,正是那天牡丹花会上连声感谢的女人。

     苏清方受宠若惊,连忙告罪:“舍弟润平正在准备秋试,学业繁忙,不能赴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