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蜂蜜

关灯
告诉他这是多少代人总结出来的经验。

     裴凛之点头:“言之有理。

    ” 篮子里垫着芭蕉叶,采下来的蜂蜡就放在上面,裴凛之将篮子拿过去亲自提着,怕累着萧彧。

     他们离开的时候,有几只蜜蜂循着香味嗡嗡地追了上来,落在蜂蜡上,萧彧见了,也没驱赶,要是愿意跟回去,还能将它养起来。

     孟思归意犹未尽:“我们还找吗?” 萧彧说:“不找了,太难找了,回吧。

    ”这些蜂蜡应该有好几斤重,可以送到城里去碰碰运气,也许能换点钱,要开石头烧石灰,需要工具以及人力物力,钱是少不了的。

     走了一阵,走在前面的裴凛之突然停下了脚步,然后抬起了手示意了一下,后面几人也都停下来,不解地看着他。

    裴凛之放下篮子,蹑手蹑脚朝一丛灌木走去,不多时,便听见“咯咯咯”一阵响,一只五彩斑斓的野鸡从灌木丛中飞了出去。

     萧彧惊喜地说:“是野鸡!” 裴凛之转身回来,不无遗憾:“要是我的弓还在就好了。

    ”他的弓在他们遇袭时跟船一并烧了。

     台风刚过,海面上还不太平静,渔民不敢出海,海鲜都买不到了,只能吃咸鱼干。

    如今看到野鸡,萧彧突然就想吃肉了,这山里除了野鸡,应该还有别的动物:“明日上州城去看看,有没有卖弓箭的,兴许可以买一把。

    ” 裴凛之迟疑了一下:“还是算了。

    ”萧彧不知道行情,他是知道的,一把上好的弓箭,价值几十两银子,即便是最差的,也得几两银子,他们根本就没那么多钱。

     萧彧说:“去看看再说。

    ” 他们虽然没有抓住那只野鸡,但回来的时候,吉海在草丛中又发现了一只蜂窝,个头不大,只有一块蜂蜡,萧彧连上面的蜜蜂都一并收了回去,可谓是大丰收。

     萧彧发现,这种草丛中的蜜蜂个头很小,性情似乎更温和,不怎么蜇人,见了人也不躲。

    回去后,他将这个蜂巢放进了蜂箱中,希望这些小蜜蜂能够在他家安顿下来。

     为了犒赏大家,萧彧去里正家买了几升糯米回来。

    其中两斤磨成粉,用椰油给大家炸了一顿油果子,沾上没兑水的蜂蜜,吃得几个孩子眼睛发亮,简直就是他们人生中吃过的最好吃的美味。

     孟思归说:“回家让我娘也这么做。

    ”为了报答他带路,萧彧给了他一块蜂蜡。

     萧彧说:“一会儿你带点椰油回去。

    跟你娘说一声,我想要买一些小鸡来养,你家若有母鸡抱窝,帮我孵一窝小鸡。

    ”自己养鸡,不仅有肉吃,还能生蛋吃。

     “好!”孟思归满口答应下来。

     剩下的糯米萧彧没有处理,他在水塘边发现了不少红蓼,尚未开花,打算等开花了收来做酒曲,酿一些糯米酒。

     裴凛之对他的举动总是很好奇,殿下似乎满腹的新奇主意,什么事都会做。

    书中难道真教给了他这么多东西?但除了书中,又有谁能教他呢。

     翌日,萧彧和裴凛之一起上街,留吉海和鱼儿看家,兄妹俩也没闲着,继续翻地种菜。

    对于下地干活,萧彧是真不擅长,他家的水稻翻地播种都是请人来做的。

     萧彧带着蜂蜜直接去了胡记粮油铺,将蜂蜜卖给了胡掌柜。

    四斤蜂蜡,卖了二百文,果然还是物以稀为贵。

     胡掌柜说:“下次还有蜜,直接送来,有多少要多少。

    ” 裴凛之一直都没开口说话,而是在观察他怎么跟胡掌柜打交道,出来后,便说:“以后再有什么买卖,我替你来。

    ” 萧彧扭头看着裴凛之:“好。

    ”虽然他觉得裴凛之不太像会跟人讨价还价的人,但还是要相信人的潜力,没有人天生就会做某件事,需要学习和锻炼。

     两人在城里转了个遍,找到了铁匠铺,买了铁锤和铁钎,价格相当不便宜,没办法,这年头铁也是贵重物品,便宜不了。

     街上还有专卖瓦当的铺子,萧彧去问了,五间房大约需要二两银子的瓦片。

    此外加上牛车搬运的费用,工钱,糯米和石灰的成本,做好屋顶大约要三四两银子。

     难怪当地人不盖瓦顶要盖草顶,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何况还是巨大的消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