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真龙

关灯
幼读圣贤书,想要出人头地,中正三次都没被评上品第,年初听说南边可以选拔做官,当时就想过过来,然而考虑到父母在不远游,就没成行。

     后来又看到了南边朝廷创办的《星火》报,心中更是蠢蠢欲动,跟家人一说,母亲妻儿都舍不得他,朝廷又颁发了政令,南逃者杀无赦,只得打消念头。

     熟料到了年底,吴县竟然出现了天花瘟疫,传得非常严重。

    李桐看着家中的老人孩子,狠狠心,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收拾细软,高价租了一条船,拖家带口,开始逃离故土,南下广州。

     好在顺风顺水,一路上也没出什么意外,不出十天,便抵达了番禺城外。

     李桐远远看着番禺城的城楼,心中大石总算放了下来,他摸着女儿的头说:“囡囡快看,咱们到番禺了。

    ” 五岁的孩子没看到番禺城,而是看到了江面上与他们一样的船只:“爹爹,这些船也都是去番禺的吗?” 李桐看着周围大大小小的船只,说:“应该是吧。

    ” 番禺城近在眼前,船却迟迟不能靠岸,就这么停在河中不能动弹了。

     李桐急忙问船家:“船家,怎么回事?” 船家说:“郎君莫心急,我去打听一下。

    ” 过了一会儿,船家回来了,说:“好像是不让进城。

    担心会将天花带进城去。

    ” 李桐心底一凉:“那没得天花的也不让进吗?” “不知道,等我再打听一下。

    ” 不久后,李桐终于听到答复:“暂时不让进城,官府要进行登记,说是所有从北边来的人都要隔离半个月。

    ” “在哪里隔离?”李桐焦急地问,他一家老小都在,不能不操心。

     “暂时不清楚,等着上岸再做安排吧。

    ”船家说。

     李桐在船上等了快一个时辰,才终于轮到他们上岸,有戴着面巾的官差在码头上进行登记,填报来者出发地点、在何处靠过岸、有多少人、来番禺的目的等情况。

     李桐汇报了自己的基本情况,说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我听说朝廷举行选拔考试,准备来参加明春的考试。

    ” 官差抬头重新打量了一下李桐,又看看他身后的家人,说:“人数有点多,暂时安排你们去临时住处住上半月。

    条件有些简陋,诸位将就一下,半月后若没有发病,便能进城了。

    ” 李桐想起吴县那些被统一送至寺院的天花病人,心里哇凉哇凉的,他们并没有病,却也要进行隔离,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对的。

     片刻后有人来领他们一家去临时落脚点。

     临时落脚点是萧彧命官兵赶工出来的,是土砖茅房,里面只有简单的生活设施。

     李桐一家分了个小院子,勉强能住下。

    他们住进去之后,半月内便不许出来,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官差送去的,包括柴米油盐。

     房子是临时建的,地面的泥都还是湿的,好在官府考虑得还算周到,床榻、胡凳、胡椅都离地二三尺高,不必坐卧在地上,不至于受寒。

     李桐很快发现,番禺的官差比他预想的还要可靠一些,每日都会有人来询问他家人的身体状况,问他是否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