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锦绣营
关灯
小
中
大
柳重明把人扔在床上,自己先去窗边的桌旁坐下,才招呼:“过来。
” 曲沉舟慢吞吞地从披风里钻出来,打量了一下四周的布设,也跟到桌边坐下,看着斟满的茶杯推到面前,冷不丁地问:“世子爷看起来像是常客?” 柳重明一挑眉毛,觉得这话里似乎有点跟往常不一样的滋味,品不清楚,却让他心情不错。
“对啊,”他端着茶杯向椅背上靠着,得意地翘起脚:“个个都是解语花,又娇又软,谁会不爱来呢?你从前来过吗?” “没有。
”曲沉舟抿着嘴,手捧茶杯向窗外看。
从柳重明说要跟来看看,他就猜到要做什么了,恰好这两人早晚也都是他们的目标。
这窗户临着的就是广安街,能一眼看到的大门,应该就是刚刚提到的“老地方”,他们只需要等在这里,等到一会儿散了局。
柳重明才不信他的话,却也不在这上多费口舌,用下巴点点窗外,见曲沉舟点头,知道这是个聪明人。
“昨天你说趁着我未入仕,搅一搅浑水,想怎么个搅法?” “世子,我活过来后,许多事变得与从前不同,我说说,你且听着,如果哪里有了偏差,烦请指出。
” “你说。
” 曲沉舟摩挲着茶杯,细细回想着。
“如今朝中有三位王爷。
唐皇后有子慕景昭,封宁王。
宁王为人骄奢淫逸,耽于享乐,担不得大事,若将来上位,极易被人左右。
” 柳重明点头认可。
宁王为虞帝唯一嫡子,而虞帝因为自己出身的问题,对嫡子非常看重。
唐皇后原本以为册封太子一事十拿九稳,宁王受其母影响,也理所当然这样认为,从小便放纵不教,养成了这么个拿不出台面的脾气。
如今任皇后怎么催促打骂,宁王也如驽马不肯多走一步,一起喝酒玩耍的时候,常对柳重明抱怨不停。
再怎样,宁王也是嫡子,在三位王爷中最先封王,可据说封王当日,皇后发了好大一顿火气。
“宁王的优势在于,其一,他是嫡子,其二,后宫仍是皇后打理,其三,皇后的兄长任门下侍中,为人锋芒毕露,连柳侯爷也常回避与其交锋。
” 柳重明很想为爹争辩两句。
他想说,爹其实只是不想去争吵,并不是怕了谁,可想想他爹似乎始终寡言少语,跟谁也没有争取过什么,自己如今争这个也没意思。
“然后是明妃,明妃有子慕景德,封齐王。
明妃出身武将世家,齐王常在行伍中,缺点便是有野心却不擅诡计权斗,江行之也是看准这一点,才挑了齐王做盾。
但齐王长处也在于此,皇上很容易掌控看透他,所以放心把南衙十六卫交给他。
” “南衙十六卫的平日统领权在薄言手里。
”柳重明纠正。
“薄言为副,齐王毕竟是南衙的正主,他是个一根筋的人,南衙在他手中,绝对不会做大逆不道之事。
” 柳重明心中一跳:“大逆不道是指……” “有些人掌兵是为国,有些人掌兵是助威,而有些人掌兵……”曲沉舟抿了一口茶水,冷笑一下:“是会造反的。
” 他瞟了一眼柳重明,继续说道:“明妃的娘家在兵部,若真论起来,白大将军要出兵,还要指望他们给兵符呢。
” “之后是怀王,”他垂目看着茶杯,略停了停:“怀王是最后封王的一位,母妃是瑜妃。
” 柳重明看着他的手指又微微蜷缩起来,并不往下说,帮他接口:“瑜妃温柔贤淑,很得皇上宠爱。
怀王本人也勤俭恭谨,做事可靠,在朝臣中口碑很好。
” “皇上在许多棘手的事上,常会指派给他。
而且瑜妃的大哥在扬州任盐铁转运使,二哥为御史中丞,比起另外两位并不逊色。
” “说起来,他们家掌着流向国库最肥的差事,钱袋里揣着的,比我只多不少。
” 听他说完怀王,曲沉舟停了良久才慢慢说:“在当下的情况,如果贵妃娘娘诞下皇子,虽说柳家根基更深,白大将军手中有兵,白石岩又掌着北衙,可弱项却在于——皇子的年龄太小。
” “这样一来,你们四家也是势均力敌
” 曲沉舟慢吞吞地从披风里钻出来,打量了一下四周的布设,也跟到桌边坐下,看着斟满的茶杯推到面前,冷不丁地问:“世子爷看起来像是常客?” 柳重明一挑眉毛,觉得这话里似乎有点跟往常不一样的滋味,品不清楚,却让他心情不错。
“对啊,”他端着茶杯向椅背上靠着,得意地翘起脚:“个个都是解语花,又娇又软,谁会不爱来呢?你从前来过吗?” “没有。
”曲沉舟抿着嘴,手捧茶杯向窗外看。
从柳重明说要跟来看看,他就猜到要做什么了,恰好这两人早晚也都是他们的目标。
这窗户临着的就是广安街,能一眼看到的大门,应该就是刚刚提到的“老地方”,他们只需要等在这里,等到一会儿散了局。
柳重明才不信他的话,却也不在这上多费口舌,用下巴点点窗外,见曲沉舟点头,知道这是个聪明人。
“昨天你说趁着我未入仕,搅一搅浑水,想怎么个搅法?” “世子,我活过来后,许多事变得与从前不同,我说说,你且听着,如果哪里有了偏差,烦请指出。
” “你说。
” 曲沉舟摩挲着茶杯,细细回想着。
“如今朝中有三位王爷。
唐皇后有子慕景昭,封宁王。
宁王为人骄奢淫逸,耽于享乐,担不得大事,若将来上位,极易被人左右。
” 柳重明点头认可。
宁王为虞帝唯一嫡子,而虞帝因为自己出身的问题,对嫡子非常看重。
唐皇后原本以为册封太子一事十拿九稳,宁王受其母影响,也理所当然这样认为,从小便放纵不教,养成了这么个拿不出台面的脾气。
如今任皇后怎么催促打骂,宁王也如驽马不肯多走一步,一起喝酒玩耍的时候,常对柳重明抱怨不停。
再怎样,宁王也是嫡子,在三位王爷中最先封王,可据说封王当日,皇后发了好大一顿火气。
“宁王的优势在于,其一,他是嫡子,其二,后宫仍是皇后打理,其三,皇后的兄长任门下侍中,为人锋芒毕露,连柳侯爷也常回避与其交锋。
” 柳重明很想为爹争辩两句。
他想说,爹其实只是不想去争吵,并不是怕了谁,可想想他爹似乎始终寡言少语,跟谁也没有争取过什么,自己如今争这个也没意思。
“然后是明妃,明妃有子慕景德,封齐王。
明妃出身武将世家,齐王常在行伍中,缺点便是有野心却不擅诡计权斗,江行之也是看准这一点,才挑了齐王做盾。
但齐王长处也在于此,皇上很容易掌控看透他,所以放心把南衙十六卫交给他。
” “南衙十六卫的平日统领权在薄言手里。
”柳重明纠正。
“薄言为副,齐王毕竟是南衙的正主,他是个一根筋的人,南衙在他手中,绝对不会做大逆不道之事。
” 柳重明心中一跳:“大逆不道是指……” “有些人掌兵是为国,有些人掌兵是助威,而有些人掌兵……”曲沉舟抿了一口茶水,冷笑一下:“是会造反的。
” 他瞟了一眼柳重明,继续说道:“明妃的娘家在兵部,若真论起来,白大将军要出兵,还要指望他们给兵符呢。
” “之后是怀王,”他垂目看着茶杯,略停了停:“怀王是最后封王的一位,母妃是瑜妃。
” 柳重明看着他的手指又微微蜷缩起来,并不往下说,帮他接口:“瑜妃温柔贤淑,很得皇上宠爱。
怀王本人也勤俭恭谨,做事可靠,在朝臣中口碑很好。
” “皇上在许多棘手的事上,常会指派给他。
而且瑜妃的大哥在扬州任盐铁转运使,二哥为御史中丞,比起另外两位并不逊色。
” “说起来,他们家掌着流向国库最肥的差事,钱袋里揣着的,比我只多不少。
” 听他说完怀王,曲沉舟停了良久才慢慢说:“在当下的情况,如果贵妃娘娘诞下皇子,虽说柳家根基更深,白大将军手中有兵,白石岩又掌着北衙,可弱项却在于——皇子的年龄太小。
” “这样一来,你们四家也是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