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逆臣

关灯
脸色,小心说道:“薄统领还说,怀王爷就要回京,曲司天在宫中虚席以待,还请世子与白将军一起早做打算。

    ” “怀王回京……”一瞬间的慌乱后,柳重明彻底冷静下来。

     这样缜密的布置,对怀王多疑的无比了解,还有连自己身边的人也调用自如的熟悉做法,布置这一切的怎么可能是薄言? 若是没听到最后,他也想还完全想不明白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虚席以待”四个字为他彻底解了疑惑。

     曲沉舟居然还是这样死性不改,甚至怕他不同意,会从中作梗,一直到怀王开始在半路集结人马时,才让知味告诉他。

     如果他猜的没错,这个时候,曲沉舟已经在去往清心居的路上,亦或是已经见到了皇上。

     曲沉舟用自己做筹码,布下一场豪赌。

     要的不光是慕景延的性命,还有他们曾经一筹莫展的那本册子——大虞的烂根将会被一次挖出。

     硬弓已经被张开到尽头,所有人都没有回头路了。

     “小疯子!”他只觉得全身的血在瞬间被烧得沸腾起来:“疯子!” 知味追着他,慌忙提醒:“世子,您现在还在禁足中,不能出门……您去哪里?” 柳重明一步跨出门槛。

     “有个小疯子想死,我必须把他接住!” 曲沉舟缓缓迈进门槛,一掸衣摆,在宫人的搀扶下躬身叩拜:“臣见过皇上。

    ” 虞帝正在与自己下棋,一颗黑棋正从颤颤的指间跌落棋盘。

     他刚刚有股无名闷火窜起来,又在这声音里呆怔片刻,叹了一声:“身体好没有?” 曲沉舟伏地再一拜:“已经好许多,昨日便能模模糊糊见到影子,今天可以独自出门了。

    ” “身体刚好,还跪着做什么,起来罢,”虞帝推乱棋盘:“先不急着卜卦,陪朕下一局。

    ” 一旁有人搬来椅子放在软榻边,他眯眼看了一会儿,才确定那宫人不是于德喜,竟忍不住又叹一口气。

     曲沉舟灵巧的手收拾着棋盘,小心问:“皇上可是有什么心事?” “心事?”虞帝见他懂事地不提那场无妄之灾,呵呵一笑:“你小小年纪,哪知道什么心事。

    ” 曲沉舟果然不再问,一枚棋子轻声落在棋盘上,倒的确勾起他许多感慨和伤感。

     从前于德喜还在时,还没觉得自己这般苍老,可于德喜不在了,他才看到身边的许多人事已变迁,宫中似乎比他记忆里冷清许多。

     由不得他不感慨。

     “还是年轻好啊。

    ” “皇上何出此言?”曲沉舟在指间摩挲着黑棋,耐心等待对面落子。

     “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虞帝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确年纪大了,居然会忍不住想念叨些往事,而且不光无法一心二用地下棋,甚至回忆起从前那些事,也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

     他十八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太子名分无可动摇,至尊之位唾手可得,其实他也想耐心地多等几年,可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太艰难了,他不想熬做白头太子,只能动手。

     可他没想到,在那个位置上坐下时,并不是烦恼的终结,反倒是忧虑的开始。

     那么多怀疑的目光,那么多不服管教,他要去做的事还多着呢。

     而那一边,在他还没有喘过一口气来时,儿子们开始渐渐褪去青涩,个个都像极了从前的他。

     儿子们跪拜的,也不知道是他这个父亲,还是身下的这个位置。

     如今他回头去看这走来的一路,竟分不清是苦多还是甜多。

     不过虽然说来这样,可他不得不承认,将所有人掌控于手中的感觉让人上瘾,终于不用再像小时候那样,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活。

     见他始终捻着棋子沉吟,曲沉舟招手唤宫人轻步上前,瞟了一眼窗边的滴漏,亲自端了茶盘过来,才令伺候的人都退去外面。

     虞帝斜眼看了,许是感慨良多,心事许多,也没说什么。

     曲沉舟为两人斟了茶,双手奉去,轻声问道:“皇上是想起于公公了吗?” 虞帝怔了一下,知道他住在宫中这几天,也必然听说过这个事,面色沉了沉。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自今天曲沉舟进门起,他们之间相处的气氛似乎就有些不同于常——曲沉舟身上的谦卑姿态少了许多,以至于有种莫名的压迫感。

     “他死有余辜。

    ”虞帝冷哼一声,这一子终于落下:“你听到什么说法?” “连于公公那样的人都会死,哪里还有人敢有什么说法,”曲沉舟笑答,几乎不假思索地落子:“臣只是觉得,于公公恐怕一直到死,都不知道皇上究竟为了什么杀他。

    ” 虞帝眸中神色一凝:“你读了谁的卦言?知道了什么?!” 对于他的疾声厉色,曲沉舟只莞尔一笑。

     “皇上,臣只能得知未来事,于公公已死,臣又能从哪里读到什么卦言呢。

    臣不过是随口说说,于公公死,自然是做了让皇上不高兴的事,就像之前的人一样。

    ” 虞帝听他话里有话,皱眉问道:“怎么说?之前的什么人?” 两人说着话,手中的棋倒是落得比之前要快,一声声脆响敲在棋盘上,仿佛有人在用力擂鼓似的。

     “我是说齐王爷。

    ” 曲沉舟微微低着头,目光只注视着棋盘,仿佛对面只是个聊家常的人。

     “齐王爷掌兵数年,若是个心思活络的,随便派人在边关挑起些战事,把白家大军支出去,京里京外哪还有比齐王爷更说得上话的呢?” “偏偏他是个死脑筋,只盼着皇上多看他一眼,结果堂堂王爷落得客死他乡。

    ” “宁王爷就更乖了。

    别人都将您当皇上,独独他一个人将您当爹,甚至还常常跟人说起他小时候,您把他举着坐在肩上的事。

    ” “只可惜啊……他从不知道皇上的心思。

    ” “曲沉舟!”虞帝手中的白子啪地落下,呵斥声起:“你好大的胆子,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皇上,忠言逆耳,”曲沉舟声音温和,仿佛看着闹脾气的小孩子:“能否听微臣说完?” 哪怕再怎么不敢相信,虞帝也察觉到,面前的这个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你是……曲沉舟?” “如假包换,”曲沉舟微微颔首,纤长的手指将棋盘上的几粒白棋捡起来,丢在一旁的棋篓里:“皇上大意了。

    ” 虞帝这才想起来去看那棋盘,果然是大意了,一时忙乱之下落错了位置。

     他冷眼看着曲沉舟为他收拢棋子,沉声问道:“你想说什么?” 曲沉舟停了片刻,像是在回忆刚刚自己说到了哪里。

     “宁王……”他轻声重复:“因为宁王爷的缘故,微臣得皇上信赖,陪同皇上去为皇后娘娘送行一程,那天夜里的事,臣伺候反复回想,才知道原来皇后娘娘才是看得最透彻的人。

    ” “一派胡言!她疯言疯语,透彻个屁!”虞帝勃然大怒,高声厉喝:“来人!” 清心居外一片安静,没有人回答。

     曲沉舟轻笑一声:“皇上您忘了,如今宫中四部都是臣来调遣。

    而臣有要事与皇上回禀,自然是闲人回避,哪来什么人呢?” 虞帝脸色剧变,却到底是久居上位之人,仍稳坐不动,那浑浊的目光仿佛要将人劈成两半一般。

     “你想说什么?难不成也想兵谏?” “臣怎么敢?”曲沉舟谦逊一笑:“臣在锦绣营大牢里生不如死的时候,就将皇后娘娘的话反复琢磨过了。

    ” “娘娘说的对,臣功劳再大,也越不过唐家从龙之功。

    可皇上到底还是将唐家视为肉中刺。

    ” “微臣不过是小小司天官,得皇上爱宠时,便荣光无限。

    皇上不知因为哪句话怀疑臣,便丢臣苦苦熬刑。

    ” “此前的碧红子如此,这次的锦绣营如此。

    皇上知不知道,我在锦绣营受尽屈辱的时候,在想些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