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关灯
敢是为了扮男装,特地在衣服里衬了布? 这话只在宣帝心头一转,并没问出来。

     谢仁心中坦荡,举手作揖,先向他们俩行了礼:“在下会稽谢仁,不知先生与那位郎君如何称呼?” 声音如金玉相击,虽然不像平常女子一般柔婉,但是也十分清朗动人。

    宣帝听得心中陶陶,也就不再计较他的身形,回了一礼,缓缓答道:“在下姓宣,单名一个挚字。

    这位是曲阜凤氏凤玄。

    ” 他在凤玄手上拍了两下,才把人拍醒,跟着行了一礼,随两人进了亭中。

     谢仁便以主人自居,叫跟来的仆役替他们上了茶。

    宣帝只喝了一口便赞道:“阿……谢郎这茶比京中的更清香许多,却不知是怎样制成的。

    ” 谢仁毫不在意地答道:“深山中产的,就有些天然香气。

    微物不足在意,今日难得遇到先生与凤郎,不如就着此地风光,再相合一曲,或是品论诗作?” 宣帝上辈子就知道他的脾性好,此时并不顺着他答话,反而叹道:“如今国事艰难,西北流民方才安定,就算寄情山水,又哪能真的逸性怡情?大将军在西北虽然胜了几场,但草原广大,到底伤不了西戎元气……” 分节阅读24 谢仁立刻也把琵琶搁下,目中光华四溢,滔滔不绝地谈起了朱煊前些日子那一场大胜。

    宣帝听得心惊胆战,生怕他又移情看上了朱煊,连忙拿出自己上辈子亲征的经验,指点江山,把谢仁说得心动神驰,额上竟流下汗水。

     宣帝时时盯着他,立刻从怀中抽出手巾,亲自与谢仁拭了面上汗水,又执手劝道:“城外毕竟说话不便,咱们一同入城,到时候我到下处找你,继续说这些可好?” 谢仁这才回过神来,抓着手巾长叹一声:“只怕我入京之后,先生就见不着我了。

    罢了,寔命不同……” 宣帝看得心疼难忍,又不愿当下就揭破身份,只好劝道:“将来的事,谁又能知道呢?说不准以后你也能带兵历练,到时你对兵法的理解,或许比我更透彻了。

    ” 只要阿仁喜欢,待他亲征时,就让她像上辈子那样随军又有什么不行? 谢仁勉强提起精神答谢,便也不提此事,安排车马与宣帝一道入了城。

    凤玄也从内侍手中牵了匹马,自己打马跟在宣帝身后。

     宣帝倒没有立刻暴露身份的打算,半路便驻了马,遥遥目送谢仁一行进了临川王府。

    等人都散尽了,才回头来问凤玄要往哪去。

     凤玄翻身下马,向着宣帝一躬到地:“凤玄驽钝,方才冒犯圣驾了。

    ” 作者有话要说: [1]出自诗经《邶风·新台》戚施是蟾蜍的别称这首用得不是很恰当,但是我找不出太恰当的 [2]出自嵇康《送兄秀才入军诗》应该是‘手挥五弦,目送归鸿’ 《兔罝》全诗是: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