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关灯
Quarter4(46)五毛与五百万 今年的一月份有些躁动。

     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的消息不胫而走。

    学校里有同学寒假回国,本打算偷偷晚归,但学校国际办公室发了邮件,号召全体同学尽快回到美国,避免i20失效。

     学校里的学生也人人自危,走动也变少,尤其是对于刚从国内回来的同学,大家上课时都坐得离他们八丈远,更有甚者戴口罩上完全程。

    冯栩安疲于奔命,只隐隐听个风声。

     她今日收到一封特别的邮件。

    曾经上过课的Fintech老师听说楼清川一直在打探设备资源,突然约二人见面。

     老师十分慈祥,开门见山道,“我听说楼博士一直在打听设备的事情?” 楼清川一脸疲惫,“是。

    学校这个排队需要太久了,我正联系各大厂商,看看怎么租一下比较好。

    ” 冯栩安看了一眼楼清川。

    连日里的周折让他看起来神思倦怠。

    楼清川在接到冯栩安的求助后当天就赶到了春城,隔天将事情办妥,刚要回家,便接到院里的通知,要求他尽快回到美国。

     是以,冯栩安有些愧疚。

     她思考了一会才回答道,“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租赁短期来说我们还能承担,但长期看来费用很高。

    ” 老师问道,“考虑过收购其他公司吗?” 楼清川摇头,“我认识的朋友大多在大厂,自主创业的不多,我也没打听到什么公司可以收购。

    ” 老师拿过来一份资料,“我不清楚你们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

    短期内租借确实是很好的选择,长期来看,自建设备成本会低。

    ”老师笑了笑,“更何况,设备这里你们租赁了,其他服务呢?财务,法务,网页端,数据库管理,后端,你们都打算依赖外部吗?如果你们真的做出了什么名堂,A轮以后,尽量走一下混合架构,按阶段部署自建部门设备。

    ” 两人接过材料翻开。

    这是一个小公司的资料,名叫VelaCorp,地点在纽约。

     “这是我一个在大厂做了十年的朋友开的公司,已经运营了三年,核心团队是做硬件深度定制的,配备完善。

    近期发展有些迟缓,一直在找合作或者收购。

    我也是帮她个忙,给你们牵个线。

    ” 冯栩安捏着这烫手山芋,十分心动。

     老师说的没错,目前公司非核心管理架构都捏在冯栩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