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关灯
离上课还有不少时间,于是步履都很慢,一边聊着天。

     “啊,但我们那个化学老师说上次的卷子不是很难。

    ”两人的化学课不是同一个老师。

     “你及格了?” “98。

    ” “唔。

    ” “150分里的98,也没什么好吧。

    ” “唔。

    ”突然原谦问,“你名字很特别吧。

    ” “什么?” “你父母,怎么想到的?” “啊……”于冬暖明白后,有些窘迫的笑起来,“恩。

    以前也有人这么说。

    感觉好像热水袋,或者电热毯的产品名。

    ‘暖宝宝’那一种的一样。

    ” 两人站在楼梯中间,边上有窗,没有关严便穿透起鲜明的北风。

    原谦背阴,感觉空气结结实实的寒意,于是他没有停滞地举手,用手背碰靠住于冬暖的脸。

     甚至停留了几秒。

     随后说:“是挺暖的。

    ” 温差在对比下产生,却没有即刻反馈到大脑。

    或者真的是因为天气,让思绪有限迟缓。

    等原谦意识到,无论怎样用故作坦然的举动掩饰,依然不会有效。

     他意识到,这终于不是含混的暧昧,不是未定的感情,甚至不是稀薄的喜欢。

     手像跳出大脑指挥,径直反应内心的动作。

     嗓子里瞬间涌出难耐的异感,想要咳嗽一声。

     而他压了下去,放下手,对脸烧红到相当程度的女生说: “抱歉。

    ” 没有说的下半句是: “让我想一想。

    ” 不让喧嚣着地(第二回) 【时纪野·壹】 海。

     慢慢的会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从电车上下来往家走时,突然发现“现在的小学生都拖行李箱去念书了吗”。

    说行李箱是因为时纪野找不到更好的词语来描述那些被安装了拖拉握杆和滚轮的书包。

    又或者眼下已经很难见到旧版的蓝紫色钞票,从提款机里取出来的,交给收银柜台的,全是粉紫色的票面了。

     而那是发生在小学生们还把书包背在肩上,以及旧版的蓝紫色钞票还在大面积流通的时候。

    刚刚拥有了“长假”一说的国家,时纪野回家后放下书包的某天,随后拉着他去楼下的旅行社付完余款。

    妈妈在父子俩身后提醒着“顺便买袋淀粉回来,记得呐?” 时间流逝。

     时纪野穿过拖着书吧的小学生们,没有直接往家走,而是先去附近的便利店买了醋和毛巾。

    后者是因为奶奶眼睛不好,把落在地上的毛巾错当成了擦地用的,所以不得不更换。

     奶奶已经实力消退到看电视时得凑得很近很近。

    所以对孙子提议“要去海边吗”,很顺理成章地说“不去不去,看都看不清楚”,但等时纪野进一步表示“那您把眼睛动个手术治好不就成了嘛”,奶奶却又出尔反尔地“还好还好,还看得清”。

     面对老人这样逻辑矛盾的执拗,时纪野只有无奈的笑着,耍出一点孙子辈适合的手段:“我不管哦,刚才已经把车票都买好啦,不可以浪费。

    ”——就是看准奶奶不会问“车票怎么能提前20天就买好呢”。

     与海有管的记忆因为时间的流逝,过分而不清晰。

     时纪野觉得也不需要它们太过清晰。

    但是,对了,放下和奶奶的对话,时纪野去自己的写字台抽屉里翻找出当时买的东西——路边有人摆摊卖着当地的所谓护身符,时纪野听说那不是游客应该购买的,因为上面住着多少个神仙,倘若带他乡神仙就要发难之类。

    对于这样听起来和“玩笑”别无二致的话,谁也没当真,已知道父母不久后出事,亲戚间有人加以说要把那些东西处理掉,但时纪野举出了反对的手。

     “可我不觉得爸爸妈妈是因为这个才离开的啊。

    ”13岁时他说。

     “把那么大的事归咎到这样小的原因上,我爸妈要是知道了没准会生气吧。

    ”过了两年后他说。

     “总得有点起码的承受力诶,如果连这点都包容不了的话,那太难看了。

    ”又过了两年,17岁的时纪野笑笑,说。

     而在暑假来临后的摩崖天已经收拾好出行装备的男生想起什么似的,又折返到自己的写字台前,从里面取出了那个已经年代久远的护身符塞进了行李的侧边口袋。

     目的地定在临近的旅游城市,所以比起飞机还是火车更方便,毕竟考虑奶奶的身体,空调快车反而更适合些。

     时纪野在客厅朝里说:“我好啦。

    差不多该走了呀。

    ” 奶奶还在维持固定的习惯,把钱包了好几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