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关灯
越棠没有直接回答,反问贵妃:“娘娘您这么做,真的有必要吗?姻缘之事,最忌讳强人所难,娘娘想过吗,通过逼迫得来的这一丝纽带,只会让阿兄、让周家心生抗拒,娘娘还能从周家得到您想要的东西吗?” 孙贵妃饶有兴致地听着,仿佛真的在思考她的话,听罢啧啧称奇,“王妃好灵敏的心思,没想到右仆射做官厉害,治家也有方,连女郎都教养得这样好,真令人羡慕。

    ”顿了顿,却摇头说,“多谢王妃提醒,但不必了,你只管把这宫人领回周家吧。

    ” 越棠垂眼看向王娘子,低声抽泣在耳边缠绕,她却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恍惚间,她几乎可以看见赵铭恩那张脸,表情一言难尽,哪怕极力压抑,“她好天真我好无语”的心声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概是已经习惯了他在身边,挑战她的每一个决策。

    站在悬崖边上的越棠忍不住想,如果是赵铭恩,他会怎么办? 第29章“她不信我” 睿王府距兴庆宫其实很近,在王府后苑东眺,甚至能望见杳杳的火把,勾勒出宫城连绵的雉堞。

     花萼相辉楼在兴庆宫西南角,登楼俯瞰,西侧开阔的广场一览无余。

    不久前,睿王府的车驾缓缓停在宫门前,危楼上目睹了这一切的人,目光微沉。

     她还是来了。

     “不听劝。

    ”宋希仁口气清淡,只有极为了解他的家仆,才能察觉其中浅浅的失望,“不是一向避事,只愿逍遥自在的吗,怎么忽然转性了?” 家仆硬着头皮揣度,“可能是觉得躲不过去吧。

    ” “她不是孤家寡人,身后有的是靠山,能替她解决麻烦。

    ”宋希仁摇了摇头,自嘲地说,“她不听劝,是因为不相信我。

    我昨日特地去睿王府通风报信,反倒让她起疑了。

    ” 去钟寿山的路上,万年县那件事做得太显眼,她会由此提防他,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么,她的情绪与看法,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她对他是厌恶还是戒备都无伤大雅。

     家仆抬眼觑了觑他,斟酌片刻,挤出一句劝:“王妃总有一日会体谅您的苦心。

    ” 苦心?宋希仁牵唇一哂,“没有什么苦心,我不愿看贵妃节外生枝破坏大局,仅此而已。

    ” 他与孙贵妃是一条船上的人,彼此的目的却不完全一样。

    贵妃只在乎太子倒台,太子被废,身为储君的太子便等同于死了,毕竟古往今来,没有一位被废的太子能卷土重来。

    但贵妃不知道,他是想要太子受苦,乃至身死,锦衣玉食软禁一生的结局还是太便宜他了。

     至于太子之后,是不是轮到二皇子继位,宋希仁真没那么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