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关灯
人,他不够成熟,也非良配。

    ” 听他这样背后捅人刀子,越棠觉得格外刺耳,语带嘲讽,“殿下真是过河拆桥啊,段将军刚为殿下出生入死,为殿下铺平回京的路,殿下就这么说他,我真为段将军感到不值。

    ”说着重重推开西厢的门,挑衅似地扬了扬下巴,冲着正堂的方向。

     “来啊,殿下把刚才的话原样再说一遍,让段将军听听,殿下敢不敢?” 太子完全不为所动,“能做良将、良臣,不见得能做一个好郎子。

    他的功勋,朝廷自当封赏,但于王妃而言,他非良人,这矛盾吗?” “不矛盾。

    ”越棠冷哼,“但殿下知道什么是良人吗?殿下这么闲,不如早日选定一位太子妃迎入东宫,到时候再来与臣妇论,什么是良人吧。

    ”这下是真的一句也不想多说了,头也不回地迈出门槛。

     气得不轻,连回头向长公主辞别都忘了,径直就打道回府。

     回到府中,双成惊奇不已,“王妃遇着什么事了,脸色这样差。

    ”见她没兴致,便引她进次间,喜滋滋地说,“王妃瞧,这是什么好东西?” 桌上摆着只漆盒,盒中红绸垫着樽一尺见方的金镶玉雕。

    那玉雕不是常见的鸟兽形,竟是幅风景图,循着玉料天然的青碧色雕出山水走势,山腰上还有座宅院,细细看,石墙飞檐纹理分毫毕现,院落里还有个小人,在树下闲坐。

     越棠弯着腰凑近看了好半天,满心欢喜地说:“真漂亮,好歹是赶上了阿娘的生辰。

    ” 双成夸口,“扬州匠人的手艺好,但最要紧的还是王妃的画好。

    ” 越棠的母亲程夫人生在蜀中,在蜀地一直长到十岁上,才随父亲官职迁转,回到了京城。

    越棠常听阿娘说起幼时住过的宅院,许许多多的细节累加在一处,虽不曾亲临,脑海里也有了七八分图景,作成画自然不在话下。

    去岁她打听到一位顶有名的玉雕匠人,将画送过去,请他照着雕刻,这是个细致活,匠人花了将近一年完成,正好赶上阿娘的生辰。

     “阿娘见了一定欣喜。

    ”越棠小心翼翼地将漆盒收好,先前的不愉快一扫而空。

     过了两日,带上贺礼,一早便兴冲冲赶回家。

    阿娘今年五十有八,不是整寿,不必大操大办,越棠的两位母舅皆在外做官,家小不在京中,是以所谓寿宴,也就是等她回家,至亲一道聚聚罢了。

     刻意不叫门上仆妇通传,熟门熟路摸进后院,想给阿娘一个惊喜。

    谁知才到二进上,便听见正堂传来阵阵欢笑声,越棠迈过院门的脚又收回来,惊讶地看向双成,“有客在?谁比我来得还早。

    ” 进门一看更是吃惊,堂上陪阿娘吃茶闲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段郁。

     程夫人见了她,尚没收住的唇角愈发扬起来,“千龄回来了,快来让我瞧瞧。

    ” 母女两有日子没见,程夫人牵着她左右打量,总之是瞧不够。

    如今右仆射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