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关灯
小
中
大
捱到黄昏时分,案上的文书便有些看不进去了,时不时瞥一眼天色。
边上的长史明察秋毫,大胆进言:“剩下的文书,臣替殿下整理好,择要紧的送到丽正殿去吧。
” 然而天不遂人愿,太子归心似箭,詹事却匆匆赶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詹事一脸“大事不妙”的表情,带来的消息果然惊人,适才一封钟寿山的急报入京,言及昨夜里,建陵前的神道边上,一根望柱无端倒塌了。
建陵是当今天子的陵寝,如今地宫里没有别人,只有先皇后杨氏。
詹事忧心忡忡道:“先皇后是殿下的生母,殿下刚刚成婚,先皇后陵前的望柱就塌了,势必会有人以此做文章。
星陨落入太液池的风波还未平息,只怕明日朝会,谏官又会重提太子妃之事,殿下要早做准备。
”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会上,谏官借由神道望柱的倒塌老调重弹,当着太子的面,言辞甚至更加犀利,恳请皇帝审度太子妃的人选。
“神道望柱何其雄伟,何其敦固,此番却无端倒塌,我朝百年以降,历代君王陵寝都未有过这等荒唐事,可见先皇后闻得太子的婚事不得安寝,还请陛下三思啊。
” 不必太子亲自应战,自然有东宫一派的臣子先跳出来反对,望柱坍塌,首当其冲该做的应当是仔细探查缘由,究竟是当年建造时工程有疏漏,还是近日有人蓄意破坏,若是这些都排除了,再来追究到底是不是神魂通灵之说也不迟。
“更何况,就算关乎天象征兆,也该由太史局下论断,专精之人做专精之事,王大人别着急给太子妃扣帽子。
” 然而谏官不为所动,坚持己见,而神道望柱倒塌确实是个骇人的异像,一通吵嚷,附和谏官的朝臣又多了两人。
最后仍没有结果,皇帝准许了严查建陵修建及可疑人员的提议,面对谏官的慷慨激昂,则掖着两手沉吟许久,方慢吞吞地表示再议,然后便挥手宣布散朝。
谏官十分不忿,立在原地连声喊陛下,当然没能唤住皇帝的脚步,对太子妃的评价不免更难听。
这下不光东宫近臣,连旁人都听不下去了,“王大人,就事论事便可,不必对一介弱质女流如此出言不逊吧!” 太子回到东宫,却见越棠在崇德殿里等他,屏退众人同她坐下,一时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口。
还是越棠主动问:“今日朝会,谏官又骂我了?” 太子无奈点头,“孤险些没忍住,若不是父皇使眼色,孤只想问问他究竟是何居心。
”边说边觑她的神色,好在她一应如常,似乎并没有往心里去。
越棠明白,谏官针对的是太子妃,并非她本人,因这个生气不值当。
只是总被人盯着也烦恼,她是不必亲耳领略,可朝堂上还有阿兄、有爹爹昔日的门生,总让他们听人指摘自己这位周家女心中必然不痛快,连带家中爹爹与阿娘也跟着忧心。
边上的长史明察秋毫,大胆进言:“剩下的文书,臣替殿下整理好,择要紧的送到丽正殿去吧。
” 然而天不遂人愿,太子归心似箭,詹事却匆匆赶来,拦住了他的去路。
詹事一脸“大事不妙”的表情,带来的消息果然惊人,适才一封钟寿山的急报入京,言及昨夜里,建陵前的神道边上,一根望柱无端倒塌了。
建陵是当今天子的陵寝,如今地宫里没有别人,只有先皇后杨氏。
詹事忧心忡忡道:“先皇后是殿下的生母,殿下刚刚成婚,先皇后陵前的望柱就塌了,势必会有人以此做文章。
星陨落入太液池的风波还未平息,只怕明日朝会,谏官又会重提太子妃之事,殿下要早做准备。
”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会上,谏官借由神道望柱的倒塌老调重弹,当着太子的面,言辞甚至更加犀利,恳请皇帝审度太子妃的人选。
“神道望柱何其雄伟,何其敦固,此番却无端倒塌,我朝百年以降,历代君王陵寝都未有过这等荒唐事,可见先皇后闻得太子的婚事不得安寝,还请陛下三思啊。
” 不必太子亲自应战,自然有东宫一派的臣子先跳出来反对,望柱坍塌,首当其冲该做的应当是仔细探查缘由,究竟是当年建造时工程有疏漏,还是近日有人蓄意破坏,若是这些都排除了,再来追究到底是不是神魂通灵之说也不迟。
“更何况,就算关乎天象征兆,也该由太史局下论断,专精之人做专精之事,王大人别着急给太子妃扣帽子。
” 然而谏官不为所动,坚持己见,而神道望柱倒塌确实是个骇人的异像,一通吵嚷,附和谏官的朝臣又多了两人。
最后仍没有结果,皇帝准许了严查建陵修建及可疑人员的提议,面对谏官的慷慨激昂,则掖着两手沉吟许久,方慢吞吞地表示再议,然后便挥手宣布散朝。
谏官十分不忿,立在原地连声喊陛下,当然没能唤住皇帝的脚步,对太子妃的评价不免更难听。
这下不光东宫近臣,连旁人都听不下去了,“王大人,就事论事便可,不必对一介弱质女流如此出言不逊吧!” 太子回到东宫,却见越棠在崇德殿里等他,屏退众人同她坐下,一时不知道该从哪儿开口。
还是越棠主动问:“今日朝会,谏官又骂我了?” 太子无奈点头,“孤险些没忍住,若不是父皇使眼色,孤只想问问他究竟是何居心。
”边说边觑她的神色,好在她一应如常,似乎并没有往心里去。
越棠明白,谏官针对的是太子妃,并非她本人,因这个生气不值当。
只是总被人盯着也烦恼,她是不必亲耳领略,可朝堂上还有阿兄、有爹爹昔日的门生,总让他们听人指摘自己这位周家女心中必然不痛快,连带家中爹爹与阿娘也跟着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