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关灯
人则之!近来屡有异象意指东宫,请陛下允准臣的提议,否则臣就跪死在这殿上。

    ”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谏官顶撞君王常有,这就是他们吃饭的本事,可闹到死谏的地步,那就非同小可了,实录上都得重重记上一笔。

     太子回过身来,面无表情地望向跪在青砖地上的人,觉得他简直难以理喻。

    正要说话,身后忽然传来“砰”的一声闷响,紧接着是内官惊惶的呼喊,“陛陛陛陛......陛下!陛下您怎么了!” 这下没人理会谏官了,这边一迭声唤陛下,那边着人赶紧传御医,龙体事关重大,一撮人又无头苍蝇似地喊太子殿下拿主意。

    品阶高的臣子忙趋近御座前查看,品阶稍低的,只能呆立在当场,从人缝儿里张望。

    很快便见前头的侍卫打横架起陛下,匆匆往后殿去了,陛下瞧着不大好,一点儿声息都没有,金龙云纹的袍裾耷拉下来,六神无主地凭空晃荡。

     那厢太子着人将皇帝挪进偏殿,宫中当值的御医就在昭庆门上,说话的功夫急赶来,诊脉后立刻替皇帝放血施针,一番急救,皇帝终于睁开了眼。

     御医跌坐在地心直喘气,抹了把汗,方慢慢却行退出偏殿,向廊下守候的太子回禀。

     “陛下这是风疾,还好症候不深,头一次发作,尚有挽回的余地。

    现下臣为陛下施了针,陛下已然转醒了,只是半边手足仍有些不遂,等过一个时辰,臣再为陛下施针一次,便能慢慢好转。

    ” 太子此时方松了口气,“褚大人费心。

    ” 御医忙道不敢,“只是往后,陛下万万要注意休养生息,忌劳累,忌动怒,膳食上也要尽量避免生风动火的发物才好。

    ” 太子点了点头,嘱咐内侍记下饮食忌口,自己转身迈进殿中,走近床榻,默然跽坐在脚踏边。

    隔着朦胧纱帐,太子忽然惊觉自己有许久不曾与父皇这般靠近过了,日常奏对,总隔着一张御案,丈余的距离,未曾留意到父皇的苍老。

     其实父皇不过四十有余,先帝在这个年纪,戎马倥偬犹不在话下。

    他分明记得父皇也是健朗的,或许是过去一两年间发生了太多事,不经意间,便拖垮了父皇的身体。

    打从他自鄞州归朝,有些话父子两心照不宣地埋进了心底,彼此都没有信心谈一谈,反倒成了芥蒂,再难厘清了。

     “亭之......”纱帐中忽然伸出一只手。

     太子忙握上去,“父皇,儿臣在。

    ”见皇帝挣扎要起身,忙劝住,“父皇,御医说您要好生修养,切忌操劳......”然而话说半截,太子便意识到失言,御医可以劝诫天子修生养息,可储君说这话就不好听了,是逼皇帝让贤吗? 皇帝了然于心,自嘲地笑笑,“朕与你父子之间,何时需小心谨慎到这般地步了?朕知道,是鄞州一事,朕让你寒了心。

    ” 鄞州之乱,太子一度也认为是孙贵妃的错,可亲查赈灾之事后太子才意识到,这是多朝的积弊,远非孙贵妃一人力所能及,要论皇帝的对错,实在没有意义。

     “父皇言重了,儿臣并不怨怪父皇。

    ” 皇帝无力地摇摇头,“是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