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关灯
给点补偿吧。

     谁知裴慎蹙眉道:“可是那个叫琼华的?” 见沈澜点头,他剑眉拧起来,目光锋锐,直直看向沈澜:“照着刘妈妈的口供,你与她素来不睦,赠她百两也就罢了,全当你做善事了。

    可你非见她做甚?莫不是要与她叙一叙离别之情?” 沈澜咋舌,心道此人果真看过刘妈妈口供。

    恐怕对她与琼华等人的关系心知肚明。

     “爷,我与琼华虽不睦,却也无深仇大恨,不过是刘妈妈居中挑拨,不肯叫姑娘们报团罢了。

    如今我要离开扬州,临行前若不去见一面,心里总也难受。

    ” 闻她言,裴慎已略有不耐烦:“你是我丫鬟,瘦马不过是个玩意儿,你总与她们纠缠做什么?” 沈澜微怔,一时齿冷。

    瘦马是个玩意儿,丫鬟难道就不是吗?生死俱操于他人之手,同病相怜罢了。

     见她脸色微微发白,裴慎轻叹息道:“你既当了我丫鬟,日后天南海北的与我去,必有一份好前程与你。

    往事故人的,又不甚光彩,俱断了去罢。

    ” 沈澜心中发寒,奴籍加瘦马加涉案,听起来的确不光彩。

    可她与琼华俱是受害者,有什么好丢人的? 沈澜本想反驳,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过三年便好了。

    她兀自安慰自己,便垂首道:“爷教训的是。

    ” 这一应承,她竟再也没能寻机见一面琼华。

     日子倏忽而过,盐政改革虽开了个好头,只是裴慎照旧不得闲。

    临卸任前,他风餐露宿,快马疾行,再次花费了大半个月的功夫巡视都转运盐使司三个分司,两座批验所,六十二个盐场,盐课司,以查验盐政改革起效如何。

     沈澜不由得咋舌,勤政至此,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大权在握。

    然而或许是时势造英雄,裴慎官途比沈澜想象的还要顺遂。

     裴慎十七岁中进士,在翰林院当侍读三年,调任两淮巡盐御史。

    因盐政有功,一年后被调任至京都担任户部清吏司郎中。

     己巳年四月,裴慎刚至京都,蒙古孛儿只斤氏俺答义子脱脱率领三千余兵马入侵京都,裴慎开强弓射杀一名千户,脱脱为其所摄,故退去,裴慎转为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

     同月,草原白灾,牲畜、人员尽数冻亡。

    俺答亲率军一万,劫掠京都周围十四所州县、焚毁房屋数万、蹂踏良田万顷,数万百姓流离失所,涌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