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关灯
小
中
大
心那个所谓的海景房是个什么意思。
无论是长安还是东都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内陆,李治是从小在长安长大的,而武后……武后的老家在山西啊,也是内陆,也就是说这两口子活了这么久了其实压根就没怎么见过海! 李显不知道怎么形容,犹豫了一下才问道:“圣人五载一巡,不如等儿观澜别院建成之时,阿爹去扬州巡视吧。
” 李治有些犹豫,帝王五年一巡守是《礼记》所记,只不过到了李治这里已经不怎么遵守了,去年,也就是咸亨元年的时候李治就想去出巡来着,结果被人给骂,哦,不是,是谏回来了,这一次为了一座别院似乎……更要被喷了啊。
李显自然是知道李治犹豫什么的,于是果断说道:“正好那个时候税收应该也已经步入正轨了,到时候阿爹去视察一下也不错嘛。
” 咦?这是个好理由,不过李治还是没有说死,只是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儿再说。
” 李显也没觉得李治一下子会拍板,见事情都报告的差不多了就果断告退了。
在李显临走之前,李治打趣一样的说了句:“幸好让七郎早早祭祀山河,今年风调雨顺哩。
” 李显瞬间囧了……他很想说这件事儿跟他没啥关系,只不过他想想还是不纠结这件事儿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在跟两大Boss汇报完工作联络完感情之后,李显还有别的事情要做,首先他要去见见太子君臣名分摆在那里呢,然后他还要先去李贤那里见见他的侄子! 不知道是不是李显的错觉,李弘虽然看上去还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但是李显总觉的他精神不太好,别说他,就连太子妃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上去似乎是生病了的样子。
李显送了李弘很多扬州的特产,为了避嫌他还是多说了一句:“听说殿下还在用药,海鲜是发物,我也不知道哪个不适合哪个不适合,殿下回头问问药藏郎吧,不适合的就赏下去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底也是新鲜不是。
” 李弘目光微闪温和笑道:“七郎能够想着我,我就很开心啦,你这次回来打算留多长时间?” “阿爹阿娘的意思是让我过了中秋之后再回去。
”现在刚刚八月初,距离中秋还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李显这也算是带薪休假了。
“扬州那里税改进行的如何了?” 李显想了想说道:“初步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颁布实施,先试行两年,不知道老百姓会不会抗议呢。
” “你们定的税制我也看过了,怎么考虑的呢?” 李显心里快要郁闷死了,他刚在含元殿那里说了一遍,现在跑到东宫又要重复一遍,真是太痛苦了。
一问一答之间,李显很快就发现了李弘的短板,作为一个多次监国的太子,李弘处理朝政的经验其实已经不错了,只不过在民生方面他还是有很多地方处在一个只知道理论,不知道实际情况的层面。
比如说他可能知道现在的大概粮价和肉价,但是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是贱是贵他就没什
无论是长安还是东都洛阳,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内陆,李治是从小在长安长大的,而武后……武后的老家在山西啊,也是内陆,也就是说这两口子活了这么久了其实压根就没怎么见过海! 李显不知道怎么形容,犹豫了一下才问道:“圣人五载一巡,不如等儿观澜别院建成之时,阿爹去扬州巡视吧。
” 李治有些犹豫,帝王五年一巡守是《礼记》所记,只不过到了李治这里已经不怎么遵守了,去年,也就是咸亨元年的时候李治就想去出巡来着,结果被人给骂,哦,不是,是谏回来了,这一次为了一座别院似乎……更要被喷了啊。
李显自然是知道李治犹豫什么的,于是果断说道:“正好那个时候税收应该也已经步入正轨了,到时候阿爹去视察一下也不错嘛。
” 咦?这是个好理由,不过李治还是没有说死,只是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儿再说。
” 李显也没觉得李治一下子会拍板,见事情都报告的差不多了就果断告退了。
在李显临走之前,李治打趣一样的说了句:“幸好让七郎早早祭祀山河,今年风调雨顺哩。
” 李显瞬间囧了……他很想说这件事儿跟他没啥关系,只不过他想想还是不纠结这件事儿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在跟两大Boss汇报完工作联络完感情之后,李显还有别的事情要做,首先他要去见见太子君臣名分摆在那里呢,然后他还要先去李贤那里见见他的侄子! 不知道是不是李显的错觉,李弘虽然看上去还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样子,但是李显总觉的他精神不太好,别说他,就连太子妃的脸色都不太好,看上去似乎是生病了的样子。
李显送了李弘很多扬州的特产,为了避嫌他还是多说了一句:“听说殿下还在用药,海鲜是发物,我也不知道哪个不适合哪个不适合,殿下回头问问药藏郎吧,不适合的就赏下去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到底也是新鲜不是。
” 李弘目光微闪温和笑道:“七郎能够想着我,我就很开心啦,你这次回来打算留多长时间?” “阿爹阿娘的意思是让我过了中秋之后再回去。
”现在刚刚八月初,距离中秋还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李显这也算是带薪休假了。
“扬州那里税改进行的如何了?” 李显想了想说道:“初步已经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颁布实施,先试行两年,不知道老百姓会不会抗议呢。
” “你们定的税制我也看过了,怎么考虑的呢?” 李显心里快要郁闷死了,他刚在含元殿那里说了一遍,现在跑到东宫又要重复一遍,真是太痛苦了。
一问一答之间,李显很快就发现了李弘的短板,作为一个多次监国的太子,李弘处理朝政的经验其实已经不错了,只不过在民生方面他还是有很多地方处在一个只知道理论,不知道实际情况的层面。
比如说他可能知道现在的大概粮价和肉价,但是这个价格对于普通平民来说是贱是贵他就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