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关灯
尚书觉得自己也可以争取一下,反正周王殿下好满足的很,一般只要一个研究场地和一些参与人就行了。

     李治也很开心,作为大唐帝国最大的头子,谁都觉得皇帝肯定是财大气粗的,谁知道这位皇帝每年都要为钱发愁呢?国库不丰,不仅仅是军费不够,就连发给各部门的经费也很紧张啊,还有过年过节要发奖金,不仅仅要给官员发奖金,还要给命妇们发奖金,这都是钱啊! 李治一开心,转头就开始折腾了。

     五月乙未,五品已上改赐新鱼袋,并饰以银;三品已上各赐金装刀子、砺石一具。

     李显在看到邸报的时候,很怀疑是不是因为财大气粗,所以配饰都开始改了。

    当然李治高兴的方面不仅仅是有钱,还在于今年的气候依旧很好! 真的就是个风调雨顺,各地的预估产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想了一下,在通过三省商议之后,李治直接在洛州柏崖又置了一座粮仓! 粮仓什么的要当地粮食产量跟得上才不至于空置,李治心里估算只在洛州柏崖加置粮仓估计还不太够,别的地方也要加置了。

     大唐帝国正欣欣向荣的发展着,李治一高兴就打算给儿子们改封,当然这个就跟太子没什么关系了,首先是沛王李贤徙封雍王,并且还改了名字叫李德。

     对于这一点李显有点莫名其妙,改封就改封呗,不就是多了点封户?干嘛还非要改名字啊?后来在跟郑玘的通信中,李显才知道这大概是高宗时期的传统了,反正他的儿子改封一次都要改个名字。

     在李贤变成雍王之后,李显自然也不会被落下,甚至他的封户加的比李贤还多,对于这一点所有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了,无论是李弘还是李贤都不得不服气李显做出来的成绩。

     其实李显之前也知道他是要被改封的,这一点郑玘早就透露出来了,本来真正的李显也曾经被改封过,封的是英王,至于改名字……李显觉得他最好跟爹娘沟通一下,他已经习惯这个名字了啊,改了名字他就不习惯了。

     亲王改封的消息并不会瞒很久,毕竟很多东西都要随之改变的,比如说金印以及国史记录之类的,怎么都传出了风声。

     李显的上书掐的时间比较好,在还没有下诏,大家却又知道的差不多的时候,上书要求不改名字了。

     他的意见无论是李治还是武后都还是比较重视的,李治很奇怪,他已经选好给李显新的名字了,为什么李显不想改名? 结果还没等他问出来,那边传来消息……李显病重!这一下子李治吓了一跳,大概因为李显一直都神神叨叨的,来历也成谜,李治和武后一致觉得大概李显不想改名也是有原因的,可能换的名字会跟他冲突?毕竟之前虽然算八字什么的改的,可是这个李显吧又不是真的李显,八字大概不太准?总之最后李治熄了给李显改名的心思,转头就将诏书发了出去。

     然后被传病重的李显在接到诏书的时候就出离愤怒了,给他个神授的字他也认了,现在他家亲爹又将他徙封为寿王又是几个意思啊!就算给他加了两千的封户都不能平息李显的怨念! 第103章103 李显捧着诏书一时间欲哭无泪,说实话封他为寿王还是李治左思右想的结果,在听到李显病重的时候,就更是肯定了自己这个想法。

     李治和武后心里都怕李显夭折,要知道现在李显对于大唐的意义已经超过一般的皇子了,武力和经济的增强都让两个大Boss期盼着李显再折腾出点什么来,在这种情况下李显是不能死的! 于是除了诏令之外,李显还收到了奉御一枚,当时李显听说皇宫的奉御都派过来给他看病的时候吓了一跳,赶忙让人好好安排食宿,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