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关灯
李显觉得为了说服李治自己也是拼了,之前他说话都很小心翼翼的不用自己没把握的成语,生怕一不小心又成了成语的“创造者”,现在他也顾不得那些了,修路这件事情明明是利国利民的,为什么这么难? 李治却依旧没有点头只是说道:“你先等一等。

    ” 李显无奈,却也知道李治肯定是听进去了,他让自己的等肯定有他的想法。

    结果过了没两天,他就知道李治为什么要让他等了。

     因为李治又把满朝文武来了个大调换,很多位置都换了人。

     其中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乐成侯刘仁轨为左仆射,依旧监修国史;中书门下三品、大理卿张文瓘为侍中;中书侍郎、同三品、甑山公郝处俊为中书令,监修国史如故;吏部侍郎、检校太子左庶子、监修国史李敬玄为吏部尚书兼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依前监修国史;右丞许圉师为户部尚书。

     然后宰相刘仁轨、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并兼太子宾客。

     比起李弘来,李贤的东宫阵容快要闪瞎人眼了! 不过这里面李显只关注一个官位那就是户部尚书,是的,戴至德被调走了,变成了工部尚书,而户部尚书成了许圉师,现在李显总算是知道了为什么李治让他等一等了。

     不过李治也没让他等太久,直接将几位宰相以及户部工部尚书都招来,然后把皇子们也都招来开会了。

     是的,皇子们,除了成了太子的李贤之外,李轮也出现在了这里。

    如今李轮年纪还不算大,还没有入朝,只不过现在谁都看得出来李治大概是想要先培养一下李轮的政治素养,所以对于他的出现也并不意外。

     而李贤跟李轮并没有那么亲近却也不错,在李贤看来除非他自己嘎嘣死了,李轮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差的年纪太大了啊,更何况李显还是他那一边的。

     李贤这个太子的比李弘做的舒心就在于他的下面没有一个对储位虎视眈眈的弟弟,对于李显他很放心,一个不娶妻妾不留子嗣的人是不可能成为继承人的,再加上李贤已经势成,李轮的性子也比较绵软,所以他并没有任何可担心的。

     李治将全国最有权势的几个人拉了个讨论组,当然这个讨论组讨论的内容一点都不水。

     李显之前提出修路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大唐经济,这个立足点不说不好但是却不足以打动人心,所以这次他换了一个方式。

     “如果官道四通八达的话,那我们军队的机动能力就能提高很多啊,比如说郑清澄这一次从东都到恒罗斯城走了半个月,这还是急行军的结果,如果路要是畅通的话至少还能缩短时间!这样在对外战争上我们能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不是吗?”李显说的非常有道理,就连老狐狸们都忍不住去思考了一下。

     然后许圉师就开口问了句:“若是修官道,那要多少预算?” 新官上任,许圉师已经非常快的进入了角色。

    李显有些哀怨的看了一眼许圉师,他本来以为来了一个好说话的呢,结果没想到,户部这个地方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