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关灯
小
中
大
,并且逐渐弄懂他们争吵的缘由。
齐国公和大长公主在战场上是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但在内闱中,在夫妻、儿女之间,却都像牙牙学语、踉跄行走的孩童,隐瞒、误会、疑虑,让他们的关系如同悬丝走线,一度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事情因李秉真而起,但他知道症结不在自己,也没想过设法挽救。
父母是分是合,对他而言没区别,甚至自己是死是活,他都不是很在意。
这些冷漠到不正常的想法,李秉真从没对人表露过。
没想到他这位年少许多的新婚夫人似乎很快就有所察觉。
临睡前,他的目光停留在身侧,许久后,抬手灭灯。
第18章看来好人更容易受欺负 休养三四日,李秉真乱服药的后遗症好了许多,能够行走自如,也能在长辈那儿偶尔露个面,叫他们安心。
大长公主对清蕴这个儿媳有第一面的好印象,再加上法显禅师的批语,很放心她和儿子相处。
藏翠笑言,说殿下知道如今有了可以管束世子的人,终于不再一日三问了。
话有些夸张,足以说明国公府对李秉真是何等小心。
日子就这样消磨着,李秉真十日的婚假即将告罄,再过一天,他就该去翰林院上值了。
清蕴有些好奇,“世子在翰林院做什么?” “修书、研习佛学、作画,偶尔陪陛下讲书听经。
” 听起来悠闲,不过仅对李秉真如此。
翰林院学士可陪侍御驾,身处其中者无不铆足心思讨建帝欢心,恨不能即刻得天子赏识,去其他地方大展身手,尤其是众多官员所向往的六部。
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阁老中,又多为六部要员。
柳文宗为内阁首辅,担任的就是吏部尚书一职。
齐国公未入内阁,但他曾经的麾下将领弃武从文,进朝堂后晋升飞速,现今任兵部尚书,为内阁次辅。
李秉真进翰林院不为前程,所有人都觉得以他的身体,入仕纯粹是打发时间。
不至于烦闷无趣,也不至于劳累危险。
至于建帝曾夸他有“治世之才”,他本人又是不是这么想,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清蕴听了这句话,不免揶揄:“那世子去当值,岂不如同闲庭漫步,舒
齐国公和大长公主在战场上是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但在内闱中,在夫妻、儿女之间,却都像牙牙学语、踉跄行走的孩童,隐瞒、误会、疑虑,让他们的关系如同悬丝走线,一度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事情因李秉真而起,但他知道症结不在自己,也没想过设法挽救。
父母是分是合,对他而言没区别,甚至自己是死是活,他都不是很在意。
这些冷漠到不正常的想法,李秉真从没对人表露过。
没想到他这位年少许多的新婚夫人似乎很快就有所察觉。
临睡前,他的目光停留在身侧,许久后,抬手灭灯。
第18章看来好人更容易受欺负 休养三四日,李秉真乱服药的后遗症好了许多,能够行走自如,也能在长辈那儿偶尔露个面,叫他们安心。
大长公主对清蕴这个儿媳有第一面的好印象,再加上法显禅师的批语,很放心她和儿子相处。
藏翠笑言,说殿下知道如今有了可以管束世子的人,终于不再一日三问了。
话有些夸张,足以说明国公府对李秉真是何等小心。
日子就这样消磨着,李秉真十日的婚假即将告罄,再过一天,他就该去翰林院上值了。
清蕴有些好奇,“世子在翰林院做什么?” “修书、研习佛学、作画,偶尔陪陛下讲书听经。
” 听起来悠闲,不过仅对李秉真如此。
翰林院学士可陪侍御驾,身处其中者无不铆足心思讨建帝欢心,恨不能即刻得天子赏识,去其他地方大展身手,尤其是众多官员所向往的六部。
正所谓“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内阁阁老中,又多为六部要员。
柳文宗为内阁首辅,担任的就是吏部尚书一职。
齐国公未入内阁,但他曾经的麾下将领弃武从文,进朝堂后晋升飞速,现今任兵部尚书,为内阁次辅。
李秉真进翰林院不为前程,所有人都觉得以他的身体,入仕纯粹是打发时间。
不至于烦闷无趣,也不至于劳累危险。
至于建帝曾夸他有“治世之才”,他本人又是不是这么想,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清蕴听了这句话,不免揶揄:“那世子去当值,岂不如同闲庭漫步,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