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关灯
小
中
大
陛下退位。
” 清蕴:“所以?” 王宗赫:“静王不肯见齐国公,大长公主劝也不听,他似乎听信了什么谣言,对齐国公很有敌意。
” 五岁孩子对人的好恶全凭心情,不讲什么道理。
纵然静王天生聪慧,也改不了他还是个懵懂幼童的事实,也许他觉得当初惹得外祖母伤心的外祖父不是什么好人,也许他认定齐国公是叛臣贼子,来害他和文昭帝的性命。
清蕴凝眉,“翊儿确实有些倔。
” 认定的事实,轻易不会改变看法。
王宗赫:“有人听说静王很依赖你,希望你走一趟,劝劝他。
” 清蕴第一反应是,有人要借这件事来对付王家。
随即反应过来,以自己对前公爹的了解,真看不惯王家,不会辗转从她这儿下手。
并非她自大,而是她很清楚,齐国公对她爱屋及乌,只要其对长子还有愧疚、慈爱之心,就不会为难自己。
她想了想,“我也不能保证说服他,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去试试。
” 这话传到齐国公及其下属耳中,其余人仍有犹豫,齐国公则大手一挥,“让她去,成或不成都没事,绝不会有人敢为难她。
” 他对清蕴还是很偏爱的。
得到承诺,见清蕴自己也愿意,王宗赫选择亲自陪她去静王府。
为方便照顾静王,静王府离大长公主府尤其近,这也代表,和齐国公府同样仅有一街之隔。
太夫人尚未归京,齐国公府现在就父子俩。
清蕴抵达静王府大门时,发现外面围了一圈甲士,个个人高马大,杀气腾腾。
不像保护,更像囚禁。
待看到领头人时,她瞬间明了,李审言带的兵,对静王杨翊当然不会有什么容忍度。
杨翊生母为李贵妃,她虽是李审言长姐,但姐弟俩的关系,恐怕不比李审言李秉真这对兄弟好多少,要让他对这个外甥有什么怜爱,比天上下红雨还难。
更何况,大长公主与他有生死之仇。
出入静王府的人都要受限,这俩马车出现时,正好在附近的李审言打马而来,看见相携而出的夫妻俩,瞳孔微缩,很快恢复寻常神色,用马鞭止住二人步伐,抬首,“他们可有凭证?” 守门小兵道:“回统领,有将军手令,可以放行。
” 李审言:“不行,一次只能进一人。
” 小兵犹豫,王宗赫出声,“齐国公特请内子来劝说静王殿下,在下自要陪同,不然,李统领自可去询问齐国公。
” 李审言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二人,“拿他来压我?”
” 清蕴:“所以?” 王宗赫:“静王不肯见齐国公,大长公主劝也不听,他似乎听信了什么谣言,对齐国公很有敌意。
” 五岁孩子对人的好恶全凭心情,不讲什么道理。
纵然静王天生聪慧,也改不了他还是个懵懂幼童的事实,也许他觉得当初惹得外祖母伤心的外祖父不是什么好人,也许他认定齐国公是叛臣贼子,来害他和文昭帝的性命。
清蕴凝眉,“翊儿确实有些倔。
” 认定的事实,轻易不会改变看法。
王宗赫:“有人听说静王很依赖你,希望你走一趟,劝劝他。
” 清蕴第一反应是,有人要借这件事来对付王家。
随即反应过来,以自己对前公爹的了解,真看不惯王家,不会辗转从她这儿下手。
并非她自大,而是她很清楚,齐国公对她爱屋及乌,只要其对长子还有愧疚、慈爱之心,就不会为难自己。
她想了想,“我也不能保证说服他,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去试试。
” 这话传到齐国公及其下属耳中,其余人仍有犹豫,齐国公则大手一挥,“让她去,成或不成都没事,绝不会有人敢为难她。
” 他对清蕴还是很偏爱的。
得到承诺,见清蕴自己也愿意,王宗赫选择亲自陪她去静王府。
为方便照顾静王,静王府离大长公主府尤其近,这也代表,和齐国公府同样仅有一街之隔。
太夫人尚未归京,齐国公府现在就父子俩。
清蕴抵达静王府大门时,发现外面围了一圈甲士,个个人高马大,杀气腾腾。
不像保护,更像囚禁。
待看到领头人时,她瞬间明了,李审言带的兵,对静王杨翊当然不会有什么容忍度。
杨翊生母为李贵妃,她虽是李审言长姐,但姐弟俩的关系,恐怕不比李审言李秉真这对兄弟好多少,要让他对这个外甥有什么怜爱,比天上下红雨还难。
更何况,大长公主与他有生死之仇。
出入静王府的人都要受限,这俩马车出现时,正好在附近的李审言打马而来,看见相携而出的夫妻俩,瞳孔微缩,很快恢复寻常神色,用马鞭止住二人步伐,抬首,“他们可有凭证?” 守门小兵道:“回统领,有将军手令,可以放行。
” 李审言:“不行,一次只能进一人。
” 小兵犹豫,王宗赫出声,“齐国公特请内子来劝说静王殿下,在下自要陪同,不然,李统领自可去询问齐国公。
” 李审言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二人,“拿他来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