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不同于刚才带着捉弄试探的意味,这次的笑很真实。
她夸赞道:“学得很像。
” 李审言:“……” 无话可说的成了他,不知为何,耳根竟泛起极淡的红。
他连来意和嘲讽王宗赫的事都忘了,就这样看着清蕴往回走。
清蕴的心情倒是微妙地好了些,因杨翊那些话而带来的复杂情绪暂时被抛到了一旁。
两人分前后离开了这块地方,清蕴先去看望大长公主,得知她只是因近日劳累而犯病,好好休息就没大碍,才放下心来。
身边没有别人在,连杨翊也被带出去了,她道:“母亲不该担心太多,国公爷连文昭帝的性命都准备留下,更不会伤害翊儿。
” 大长公主:“他今日是不想,往后也会如此吗?” 清蕴无法保证,那个位子与众不同,一旦坐上去,谁也不能保证此人心性会一如以往。
此事问她也没用,大长公主换了个话题,“猗猗,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
” 清蕴嗯了声,认真倾听。
“少思当初,真的是……时间到了,才病重的吗?” 与她对视片刻,清蕴颔首,“是。
” 大长公主长长舒出一口气,喃喃道:“那就行,那就行。
” 她很怕自己连儿子去世的真相都不知道,或者说,她怕自己抚养那个孩子,是对不起少思。
如果先帝真是害死少思之人,那么,把念子之情寄托在翊儿身上的她,岂不成了天底下最可笑的母亲。
清蕴:“正值特殊时刻,您和齐国公曾为夫妻,是风口浪尖的人物,有心人要做什么肯定会想从您这儿下手。
那些消息真真假假,还是不要随意听信,专心养好身体,和琪瑛、翊儿一起就好。
” 大长公主颔首,“你说得对。
” 转头问:“刚才和翊儿商量得如何?” 第91章她不该迈出第一步 清蕴把刚才和杨翊的对话大致复述了遍,隐去李审言的出现,着重体现出杨翊和寻常孩子不同的思维。
她不想说这一定是血脉的传承,杨翊自幼随李贵妃生活在承乾宫,有那样一位生父,可能时常处于心惊胆战中。
聪慧、敏感、体弱,又生活在权力顶峰与危险交织的地方,由此造就与众不同的心性,可以理解。
大长公主沉思了会儿,缓缓道:“这孩子……是有些不一样。
” 她道:“当初得知婉仪去世,他一滴泪都没落,而是告诉我,婉怡被先帝所害,让我杀了先帝。
” 那时候大长公主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中,对建帝同样有怨怼,因此不觉得外孙的话可怕,反而隐隐赞同,回想起来方觉心惊。
她夸赞道:“学得很像。
” 李审言:“……” 无话可说的成了他,不知为何,耳根竟泛起极淡的红。
他连来意和嘲讽王宗赫的事都忘了,就这样看着清蕴往回走。
清蕴的心情倒是微妙地好了些,因杨翊那些话而带来的复杂情绪暂时被抛到了一旁。
两人分前后离开了这块地方,清蕴先去看望大长公主,得知她只是因近日劳累而犯病,好好休息就没大碍,才放下心来。
身边没有别人在,连杨翊也被带出去了,她道:“母亲不该担心太多,国公爷连文昭帝的性命都准备留下,更不会伤害翊儿。
” 大长公主:“他今日是不想,往后也会如此吗?” 清蕴无法保证,那个位子与众不同,一旦坐上去,谁也不能保证此人心性会一如以往。
此事问她也没用,大长公主换了个话题,“猗猗,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问你。
” 清蕴嗯了声,认真倾听。
“少思当初,真的是……时间到了,才病重的吗?” 与她对视片刻,清蕴颔首,“是。
” 大长公主长长舒出一口气,喃喃道:“那就行,那就行。
” 她很怕自己连儿子去世的真相都不知道,或者说,她怕自己抚养那个孩子,是对不起少思。
如果先帝真是害死少思之人,那么,把念子之情寄托在翊儿身上的她,岂不成了天底下最可笑的母亲。
清蕴:“正值特殊时刻,您和齐国公曾为夫妻,是风口浪尖的人物,有心人要做什么肯定会想从您这儿下手。
那些消息真真假假,还是不要随意听信,专心养好身体,和琪瑛、翊儿一起就好。
” 大长公主颔首,“你说得对。
” 转头问:“刚才和翊儿商量得如何?” 第91章她不该迈出第一步 清蕴把刚才和杨翊的对话大致复述了遍,隐去李审言的出现,着重体现出杨翊和寻常孩子不同的思维。
她不想说这一定是血脉的传承,杨翊自幼随李贵妃生活在承乾宫,有那样一位生父,可能时常处于心惊胆战中。
聪慧、敏感、体弱,又生活在权力顶峰与危险交织的地方,由此造就与众不同的心性,可以理解。
大长公主沉思了会儿,缓缓道:“这孩子……是有些不一样。
” 她道:“当初得知婉仪去世,他一滴泪都没落,而是告诉我,婉怡被先帝所害,让我杀了先帝。
” 那时候大长公主沉浸在失去女儿的痛苦中,对建帝同样有怨怼,因此不觉得外孙的话可怕,反而隐隐赞同,回想起来方觉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