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小
中
大
车走了三天才到绵州。
期间那名为“阿浩”的书生也加入了她们的对话,秦见君从阿浩那儿知道了许多事。
大荆如今的官家叫“武合文”,三十五岁,性格温和,很少跟大臣们红脸,但听阿浩的意思,朝堂上似是不太服这位官家。
上一位官家在世时,朝廷内斗严重,如今好了许多,但门派林立、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这位官家的话语权并不是唯一且绝对的,甚至很多时候他都听大臣们的话。
阿浩说起这事,脸上颇有些愤懑。
秦见君抱膝坐在板车上,撑着脑袋思索,听这话的意思,就是朝堂势力分散,官家也无可奈何。
她想起之前学过的历史,一般这种情况要么是宦官独大,要么是权臣把持,再不然就是世家扎根,如果想肃清朝野,那肯定是要见血的。
不过好在听说大荆土地四周并没有外敌威胁,要是官家想动手,至少不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国家稳定,商业才能繁荣,秦见君放了心。
“到了!前面就是绵州!”赶骡子的车夫喊了一声。
秦见君闻声转头望过去,高大的墙体中间夹着一扇大门,此刻正大开着,门口有士兵把手,百姓们排队进出。
她抬眼,大门的上方刻了字绵州。
进门时秦见君从油纸中取出路引,士兵很快放行,她松了口气,跟阿浩母子道别后就去了最近的脚店。
脚店中的客人南来北往,消息最是灵通。
秦见君坐下后要了一碗清茶,鼻尖萦绕着满满的酒香。
大荆人喜饮酒,但民间不许私酿,酒楼和脚店都需从官方进酒,来脚店的客人大多会点酒来过过瘾,秦见君桌上的茶倒显得有些突兀了。
她解了布块端起碗喝茶,送茶的伙计还没走,见她眉清目秀,便与她攀谈:“小娘瞧着面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 秦见君放下茶碗,有些腼腆地抿唇笑了笑:“城外的乡下来的,听闻绵州有人招厨子?” “猜您就是为了此事来的!”那伙计瞬间绽开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笑容,“近日里来绵州的,不是去虔渊州赶春闱,就是来我们这儿试厨子!” 他也不绕弯子
期间那名为“阿浩”的书生也加入了她们的对话,秦见君从阿浩那儿知道了许多事。
大荆如今的官家叫“武合文”,三十五岁,性格温和,很少跟大臣们红脸,但听阿浩的意思,朝堂上似是不太服这位官家。
上一位官家在世时,朝廷内斗严重,如今好了许多,但门派林立、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这位官家的话语权并不是唯一且绝对的,甚至很多时候他都听大臣们的话。
阿浩说起这事,脸上颇有些愤懑。
秦见君抱膝坐在板车上,撑着脑袋思索,听这话的意思,就是朝堂势力分散,官家也无可奈何。
她想起之前学过的历史,一般这种情况要么是宦官独大,要么是权臣把持,再不然就是世家扎根,如果想肃清朝野,那肯定是要见血的。
不过好在听说大荆土地四周并没有外敌威胁,要是官家想动手,至少不会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国家稳定,商业才能繁荣,秦见君放了心。
“到了!前面就是绵州!”赶骡子的车夫喊了一声。
秦见君闻声转头望过去,高大的墙体中间夹着一扇大门,此刻正大开着,门口有士兵把手,百姓们排队进出。
她抬眼,大门的上方刻了字绵州。
进门时秦见君从油纸中取出路引,士兵很快放行,她松了口气,跟阿浩母子道别后就去了最近的脚店。
脚店中的客人南来北往,消息最是灵通。
秦见君坐下后要了一碗清茶,鼻尖萦绕着满满的酒香。
大荆人喜饮酒,但民间不许私酿,酒楼和脚店都需从官方进酒,来脚店的客人大多会点酒来过过瘾,秦见君桌上的茶倒显得有些突兀了。
她解了布块端起碗喝茶,送茶的伙计还没走,见她眉清目秀,便与她攀谈:“小娘瞧着面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 秦见君放下茶碗,有些腼腆地抿唇笑了笑:“城外的乡下来的,听闻绵州有人招厨子?” “猜您就是为了此事来的!”那伙计瞬间绽开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笑容,“近日里来绵州的,不是去虔渊州赶春闱,就是来我们这儿试厨子!” 他也不绕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