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听陆九郎那净澈的嗓音在念:“锄禾日当午。

    ” 下一句:“汗滴禾下土。

    ” 劝农诗? 不少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自诩懂了陆九郎的小聪明。

     启蒙诗其实并不容易写,既要遵循一定格律,要用字浅显易懂,才能启蒙幼童的作用。

     像昨夜陆安作的那首诗,光首句“千里黄云白日曛”,那个“曛”字不合格了。

    从昨夜那首诗看,九郎应该更擅长大气磅礴又用字偏奇的风格,二郎人真的……别看行事风格狂妄,却绝不会小瞧任何人,瞅准了九郎的七寸打啊。

     但九郎也自知写启蒙诗不行,便另辟蹊径,选择了作劝农诗种类型的诗相当于政治正确,做不好也不会得多的批判。

     “倒也机灵。

    ”有人小声对身边人点评,连夸赞都带着长辈看晚辈的漫不经心。

     然后,听了九郎所作之诗的后两句 “谁知盘中餐。

    ” 清晨的风冷,寒,陆家人没有吃热粥,被风一吹,本该发抖的。

     但此刻,突然感觉胸腔好像有东西要咆哮着冲出,的耳朵,的脑子,的学识,的判断,都在告诉,首诗!首诗最关键,最画龙点睛的一句,要了! ! 究竟! 不出。

     只能前倾着身子,眼睛放光地盯着陆安。

     昨夜“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名场面没能看,本扼腕,难道今天能再见识一次?! “粒粒皆辛苦。

    ”陆九郎。

     在最后一句补全之时……“砰。

    ”陆二郎心脏猛地一跳,后背已然汗湿。

     首劝农诗,可以天下无出其右。

    其启蒙诗作得再好,再超越个,能比得政治正确以及内容正确双向涉及吗?! 陆家不少人,已被诗惊得即刻从座椅上跳,状若疯狂。

     “诗……好啊!好啊!诗不能在流放之前写出呢!!!” 但凡早那么数个月做出,陆家运作一番,必使陆家九郎名满天下! 读书人看鸿篇蒙尘,佳作失利,真的再痛心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