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青岛人痛风发作率排全国第一。

     安蕾站在十字街口,从斜挎背包掏出毛线帽和围巾,自己戴上围巾,将帽子递给林奈。

     “你不带啊?”林奈问。

     “我比你耐冷。

    ”安蕾有些宠溺地看着她。

     与林奈相较之下,安蕾看上去不太像“青岛大嫚儿”。

    归根究底,大致是因她长达六年的外地生活所致。

    十八岁时,安蕾考去南京某大学,毕业后又留南京工作两年,逢年过节,基本不归。

    四年半前,她游子归家,发现家乡话都说不利索,差点儿自闭。

     安蕾的内在又是最正统的“大嫚儿”。

    她酒量极好,鲜有醉时。

    君不见众人酒过三巡,桌上醉到一片,她尚可再点两壶酒,喝到全桌拜服。

     安蕾与林奈初中相识,两人情深谊厚,堪比亲生姐妹。

     安蕾留稍长一点的波波头,皮肤很白,巴掌大得脸蛋儿,说话慢慢吞吞,并不算很漂亮。

     林奈长发微卷,五官轮廓立体,身材瘦削高挑,说话语速很快,典型北方美人一枚。

     前者看上去温静平和,后者看上去外放直爽。

     事实却完全相反。

     安蕾已被无数次证明,心里藏着“隐形台风”。

    而林奈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小怂包”。

    林奈觉得,在“隐形台风”面前,任何气势都差点儿意思。

    她自认为彼此足够了解,每每濒临敏感时刻,总是不敢造次。

     两姐妹性格完全不同,所信真谛亦不同。

    若非要说相同点,那就是她们从来不信有“人间清醒”一说。

     “除非人间没酒。

    ”安蕾言辞凿凿,总这么说。

     “何况世间有风。

    ”林奈学腔学调,总是补充道。

     市南区的街道两边大多是保留完整的德国建筑群,高楼深处却隐藏着凋敝破败的特殊民俗建筑----青岛里院。

    身临其境下,人们会感受到浓重的历史印迹。

    两姐妹沿着窄道下坡路势走着,迎向不远处的栈桥海岸。

    路经途中的圣弥厄尔天主教堂时,两人滞留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