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关灯
“这几年跟央视合作拍了很多有价值观的片子,虽然说质量都不错,但是……我有时候代入观众的视角,会觉得近几年拍的片子都太「雅」了。

    其实现在大家工作和生活那么累,来点俗的不用脑子能放松的,或许他们会更喜欢。

    ” 听到余寻光是从观众的角度是考虑,章晔深以为然地点头:“对,一些情爱、家长里短的片子,他们看得会更加快乐。

    ” 余寻光一拍巴掌,笑道:“我都想好了,我先把我手上的这部电影剧本拍出来,等有经验了,再到熟悉的电视剧领域里发光发热。

    ” 先拍那部关于“网络暴力”的电影。

    如果能行,他就投上院线。

    他不渴望赚太多,只想回个本。

    本钱回来了,再去拍点观众喜欢看的东西,也算是他尽自己的力量去回馈他们了。

     “演而优则导”,从演员走向导演,这类情况在圈内并不少见。

    余寻光演了这么些年,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导演、摄像,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既然学了,那怎么着也得找机会实践一下。

     一听余寻光打算自己建组,章晔不由得帮忙操心:“钱够吗?” 不够的话他可以挪给他。

     “够的,够的。

    ”虽说《盛阳之下》的大头分红被他捐了出去,但是工作室那里还有一笔他的分红,还有接下来的两部电影,还有沈众康那边餐饮公司的分红,加起来的钱哪怕让余寻光再拍一部小成本也有得剩。

     章晔不敢接触《少年之死》,对余寻光接下来自己要拍的剧倒是挺感兴趣,“到时候剧本定下来了,你拿给我看看。

    ” 余寻光要自导自演,章晔作为哥哥哪怕不给钱,力气是要出的。

     余寻光笑着点头。

    这是大哥的好意,要真拒绝了那是伤感情的事,他不能做。

     来了一趟沪市电影节,虽然没拿到奖,但余寻光也收获颇丰。

     这边结束,《漫长的孤独》就准备上映了,余寻光也要开始和凌爽全国跑宣传。

     凌爽颇负盛名,但是他的电影却是第一次在国内公映。

    按照娱乐圈小说套路,如果圈里有谁称得上是观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名导,非凌爽莫属。

    观众对这位金棕榈导演的兴趣比余寻光还大,路演现场有不少人都是特意挤过来看他的。

     观众们对凌爽的“感兴趣”是善意的,媒体却多想着弄个大新闻。

    他们的问题带着一种找茬的辛辣,遇到这种不客气的,凌爽从来不惯着,直接怼回去。

    那满京片儿一出,谁能有他的气势?也有好好说话,但话里不怀好意的记者,比如绵里藏针地问凌爽是不是缺钱花了才低下艺术家高昂的头颅,来大众市场讨生活。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凌爽却给出了好态度,心平气和地解释。

     也有人问余寻光:“凌爽导演一向风评不好,请问您是不是为了拿奖,才和这样一位劣迹斑斑的导演合作?” 余寻光都听笑了,握着话筒说:“我发现现在有些记者很有意思,喜欢把没礼貌当成有个性。

    ” 凌爽就好好地站他旁边呢,这记者直接贴脸说他“劣迹斑斑”。

    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