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关灯
兰玉修拿出证据,“您否定了他们会获得比问英学院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未来的可能,不是吗?” 校长将这个孩子的话在口中回味,末了,他一笑,“你还是太天真了,孩子。

    ” 兰玉修也不接受这个评价,他少见地笑了,“是吗?” 校长尝试让他明白,“就像苗连凯曾经说过的,问英学院的学生和长青学院的学生毕业之后,不,从出生开始,起点就是不一样的。

    前者接触到的社会资源是后者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我只是基于事实,做出了最中肯的判断。

    阶级这种东西存在了千百年,他既然能够延续下来,就证明他是有道理的。

    ” 兰玉修找到了合理的辩论例子,“老树的根枯死了,也能活个十几年。

    与新的大树相比,它的存在不亚于苟延残喘。

    ” 兰玉修认为,错误的,落后的社会规则,就应该淘汰。

    老树的存在完全是在浪费营养。

     校长觉得他在天方夜谈。

    但他仍旧是善良的,所以他愿意保护、提点这个年轻人,“你的想法很危险。

    ” 兰玉修有自己的固执,“可是我认为我的想法会让很多人幸福。

    ” “你或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 “那就让我去死,至少不是毫无意义的苟活!” 潘泽永在拍这一幕时,卡在了早晨太阳升起时的那一刻。

     为了等这个景,为了让初生的太阳伴随着兰玉修的新生,剧组整整等了一个星期的“光”。

     《少年之死》的故事背景设定为东方玄幻,所有的建筑也是剧组自己搭建的,仿古园林和现代建筑风格融合的方式这也是剧组最大的花销。

     校长的办公室有一个框景,潘泽永特意让余寻光站在那个景中,通过侧面拍摄,让他在说台词时的少年意气与旭日同升。

     金黄的光如同菱纱披在他的身上,他是如此的昂扬。

     潘泽永在镜头里看到这一幕时,鼻头发酸。

     少年有梦。

    有梦者,皆可为少年。

     《少年之死》是潘泽永和武晨远经过了深思熟虑后,选择和这两年势头很猛,成功投资了不少电影的云翔电影制作公司合作。

    云翔这回派出了两位制片人,在建组和选角的初期,两位制片人辛苦,帮忙解决了很多问题,潘泽永也一直认为他们的合作是愉快的。

     直到11月,剧组开组两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