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关灯
陈泰英在余寻光说话时还特意往前站了站。

    认识余寻光的人,当然认识他身边十多年没有换过的助理。

    陈泰英这么一亮相,前面说出的话的可信度又多了很多。

     余寻光的语气依旧十分诚恳,“大家每天工作那么辛苦,为的是什么不必多说。

    钱,谁不喜欢呢?我也喜欢,但是钱赚起来也不容易哇。

    电影制作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大家有压力,我也有压力,其实有时候我自己都不敢对作品打包票的。

    ” “怎么会呢?”终于有人忍不住说:“余老师,我们都知道,观众也都知道,您的片子保质、保量。

    只要质量上没问题,票房肯定没问题。

    ” “保质保量的前提是制作方不参与创作,不打乱节奏。

    这一点云翔一直做得很好,”余寻光又对杜制片说:“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贵公司的表现很让我期待第二次的合作。

    ” 被他放在眼里的杜制片是真的想拎起毛巾擦一下脑门上的汗。

     余老师这是在说实话,还是在说反话? 第二次合作是什么意思?云翔再插手创作,下次不会合作的意思? 余寻光不去管杜制片脑海中的翻涌,他望向刚才开口的那位投资商告诉他:“以前的片子好,当然也是题材好,每部剧都有各自的卖点当然我不是说《少年之死》没卖点。

    大家刚才也看过了电影,对内容和表演形式应该也有部分了解。

    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在用小众的表演方法讲一个理想化的故事。

    诸位都是专业投资人,有自己的审美和胃口,肯定也清楚如今的市场与观众。

    咱们项目到底如何,各位应该在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称。

    ” 有以为投资人给予肯定,“从刚才的成片来看,潘导和武编不愧是专业学院出来的高材生,水平很高。

    ” 导演和编剧知道自己今天只是陪衬,笑笑不说话。

     余寻光到底更有底气,直接开口:“您要是欣赏,以后还可以合作嘛。

    ” 投资商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