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
,同时手拍开:“你刚才和他说了什么?” 陈桉重新将瓶盖拧上,“没什么。

    ” 应倪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估计说了我认识你们局长之类的云云,他不说,她也没再问。

     这时候有人叫他们过去做笔录,应倪先去,高跟鞋踩得噔噔响。

     陈桉拎着水瓶坐下。

     确实也没说什么。

     一直是民警在感慨黄毛的悲惨经历,希望他能心软,大事化小,不立案。

    见他不为所动后,又申明自己不是刻意包庇,那条街的摄像头坏了,光凭一面之词,立案审查不符合标准,浪费时间和精力,最终还是会做出不予立案的结果。

     陈桉说:“旁边的超市和汽配店关着,路上行人多,不需要监控。

    ” 民警的神色变得难堪,陈桉撩起自己的衣袖,手臂上一道七八厘米的划痕,渗出的血一大半干涸了,凝结在皮肤上,像铁锅的锈迹。

     他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没想到面前这位看上去内敛好说话的男人,比那里面那女人还难搞。

     没用多余的话语,轻描淡写的一个动作就直击要害。

     未成年抢东西,和拿着刀伤人夺物,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前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后者必须提起公诉。

     民警只好陪笑道:“案肯定是要立的,就是……”视线随之落在陈桉手臂上。

     陈桉垂下手,堆叠在胳膊肘的袖口随即抻直,洁白的一片遮掩住所有,“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

    ” 错了要负责,但程度可以斟酌。

     听到他这样说,民警松了一大口气。

    立案就立案,黄毛刚满十六岁,只要没伤人,一切都好说。

    赔点钱,拘役一两个月,在公安机关执行,还能“照顾”一下。

     只是没想到 “什么?!一个包十三万?”说要帮忙赔偿的民警拍桌而起,嗓子因为受到惊吓而拔高。

     应倪抱着手臂,早就料到了这一幕,幸灾乐祸地冷笑。

     开空调是让当事人降火的,没想到是让自己冷静。

     民警深吸了口调解室里的冷空气,但还是没能让自己降下温来,“有没有搞错?!” 应倪呵一声:“不然呢,当然是知道值钱才抢啊。

    ”觑一眼黄毛:“你傻他不傻。

    ” 民警沉默了一会儿,“只是皮蹭了,按照规定,不需要原价赔偿。

    ” “买个新的,旧的我给他。

    ”应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