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吴大人,这便是卑职说起的席泠,字碎云,进士出身,倘或不是那时殿试染疾,写不好字,只怕状元也争得。

    ” “好说好说。

    ”吴县丞将席泠淡睃一眼,只对何盏这位上峰之子笑得没眼缝,“何主簿嘱托的事情,我自然不敢懈怠。

    我们县儒学里有这么位才华横溢的训导,也是生员们的福分。

    这是扎付,印章画押,我都办妥了,且请拿去交予新任的白教谕。

    ” 席泠接过,拱手作揖,“谢过吴县丞。

    ” “好说好说。

    ”吴县丞端起茶淡呷一口,扭头又对何盏引荐对面青年,“这位仇通判家的大公子,尊名仇九晋,也是进士出身,刚从云贵一带游历回来,如今顶我的缺。

    我要往扬州去了嘛,往后就是您二位年轻人共事。

    ” 那仇九晋拔座与何盏相互作揖,因二人之父皆在府台衙门当差,彼此难免寒暄几句。

     只席泠坐着冷板凳,不与人言,沉默睐目厅外,金乌已悄然中悬,青瓦仿佛铺了层金纱,连未卜的前途看起来也似乎有了些澄明之态。

     犹未死(八) 燕忙莺乱,花柳飘摇,今朝拟定功名,席泠辞了私塾,辗转往县儒学递呈扎付,即定明日拜马到任。

     这厢归家,箫娘正在灶上烧水,听见院门响,丢下柴火就朝他跑来。

    临到跟前,好像有些话羞于启齿,一双眼期期艾艾地将他打量。

     席泠暗暗好笑,剪起一条胳膊,“有什么话就直说。

    ” 转眼一想,到如今,她那点装模作样的脸皮早就叫人撕得个干净,有何不好讲?索性就扇着睫毛,眼巴巴地仰望他,“儒学里可讲月俸几何了?” 想她就是要打听这个,只有提起功名利禄,她的眼睛才会如月坠水,落满一湖波光。

    席泠举步错身,落到石案旁,“月俸八两、粮食三石。

    ” 三石粮食吃不了的,下剩的能折算个二两银子。

    箫娘检算一番,立时眉开眼笑,殷切切瀹了盅茶与他,“哪个日子到任呢?” “明日。

    ” 席泠睇她一眼,见她风鬟滴翠,檀口含粉,那两片婉翘的嘴皮子得寸进尺地唼唼唠叨,“瞧,这不就好了?日子是一点一点好起来的,急不得。

    虽说咱们失了教谕,好歹也比先前你在私塾教书强不是?娘么,苦心为你经营这些,也不要你孝敬什么,你下月领了月俸,给娘买盒胭脂成不?” 她每回有求于他,总爱把“娘”挂在口中,非要刮带点子亲密瓜葛来辖制他。

    席泠似笑非笑,睇着她腮畔空洞洞的耳洞不搭腔,那目光,像瞧个在他面前跳脚的雀儿。

     箫娘被他瞧得略有不自在,眼皮子直翻他,“一盒胭脂膏子,能花你几个钱嚜?你就做出这幅样子。

    我给你裁的那件衣裳,搁到铺子里请师傅做,不也得几十文钱?罢罢罢,还没飞上枝头呢,就忘了本了,我还指望得了你什么?” “我说了不给你买么?”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