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十章 许我向你看-1997年

关灯
桔年回屋子里搬出了一把旧梯子,将它靠在枇杷树边,韩述想说,“让我来吧。

    ”她已经摇摇晃晃地登了上去。

    作为一个绅士,韩述想当然地伸手去扶梯子脚,谁知桔年并不领情,她颤颤巍巍地踩在第四级阶梯上,好像内心挣扎了一会,才说道:“那个,能不能拜托你把手松开,你都手抖得厉害,我还不想死。

    ” 韩述当下有些恼羞成怒,本以为她成心跟自己作对,可是她紧紧攀住梯子时的恐惧是如此认真,让他不得不相信自己好像是帮了倒忙,只得讪讪地松手。

    当他收回他的好心后,谢桔年还非常不识时务地说了句“谢谢”。

    韩述听着她由衷的感谢,差点没把这些年积攒起来对她的歉意抛到九霄云外,心里恨恨地想,“最好摔死你。

    ” 可是事与愿违,谢桔年在梯子上虽然摇摇欲坠,但是奇迹地屹立不倒,她给韩述摘了满满的一捧,别说用来煎水治疗咳嗽,就是用来当饭吃,也可以顶上一段时间不挨饿了。

     韩述有些怀疑她这一行径的潜台词,她不想留给他这一次用完了下一次再来讨的机会。

    可是他心里说,如果这件事情得不到一个解决,就算她把树根给刨了,也一样没完。

     他离开的时候,桔年说了再见两个字。

    韩述再一次深深鄙视她的口不对心,因为他走到车子附近再回头,明明看到她偷偷摸摸地在铁门上加了一把锁。

    什么再见,她肯定希望永远不见。

     这一边,谢桔年关上了门,正好听见有人迅速跳回床上的声音,她走回住房,经过一个门虚掩着的房间,顺手推开门,只见床上的小人儿摆出了一个极度标准的熟睡姿势。

     桔年不以为然地对床上的人说了一句,“装吧,使劲装。

    ” 过了一会,女孩果然下了床,跟着桔年走进厨房。

     “我看到了,他是谁?”现在的孩子都早熟,十岁出头,已经到了对一切表示怀疑的年纪,而且开始对男女之间的事情异样好奇。

    桔年想,跟她们相比,自己真是落后了许多,她上小学的时候,还坚信自己是妈妈上厕所的时候拉出来的。

     “嗯?”桔年回头看了女孩一眼,“哦,他是一个人。

    ” 她的回答大致上就是一句废话,显然无法满足一个即将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好奇心。

     “我知道他是个人!你们拉拉扯扯的,很奇怪,姑,我们没惹什么麻烦吧。

    ” “哪有那么多麻烦可以让我们惹上。

    ”桔年笑笑,这孩子究竟遗传了谁,当她说到“麻烦”两个字的时候,语气里并无害怕,反倒有几分振奋,她其实根本就不懂,真正的麻烦不是生活的调味料。

     女孩显然对姑姑敷衍的态度相当不满意,“姑姑,你别骗我,我不是8岁小孩,我10岁了。

    ” 虽然桔年并不知道8岁的小孩跟10岁的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她决定回答完问题让这个女孩重新上床去睡觉,“一个以前认识的人而已,他看到我们家的枇杷叶,有些激动。

    要知道,他已经咳嗽很久了。

    ” “可是我觉得你怪怪的。

    ” “为什么这么说?” 女孩撇了撇嘴,“你笑得很假。

    ” “如果你写作文的时候观察力这么强,我猜你的语文成绩会提高得更快。

    ” “你恨他?” 桔年终于忍不住地笑了,她最怕小孩子装大人样。

    “你懂什么是恨?” “张丽在班里其他同学那里说我坏话我就恨,想把她揉成一团。

    要不,你就是恨你的抹布。

    ” 桔年下意识地低头,炉灶上空空如也,她根本没有烧水,原本打算用来擦桌子的抹布几乎被她揉烂了。

    她把抹布扔回案板上,洗了洗手,“不错,这个想法很有创意。

    喏,你的牛奶。

    ” “姑姑,他是你以前的男朋友吗?”女孩接过牛奶坐在了厨房的小板凳上,小孩子的八卦精神也是很强大的。

     “你为什么对一个陌生人兴趣那么大?”桔年坐到她的身边。

     “因为他很帅。

    ” 问题的关键词终于浮出水面,这孩子不依不饶,不是因为什么怕惹麻烦、爱啊恨啊,真还是假,其实就是因为她觉得别人很帅。

     “呵呵。

    ”桔年干笑两声,看着对面那张笑脸上几乎幻成了心字形的一双眼睛,“大人和小孩的审美观真的差很多。

    ” “要是我以前认识他,我肯定不会忘记,姑,他还会不会来?你有没有跟他说,我们家的枇杷树还会结果。

    ” “这个啊,大概不会了吧。

    ” 孩子有些失望地单手支着自己的下巴,不知怎么地,就走了神。

    过了一会,才忽然冒出一句:“姑姑,你说我爸爸会不会比他还帅?” 桔年已经习惯了不管讨论什么事,最终话题都跟她爸爸联系起来。

    “当然啦,你爸爸是很帅啊,说得都好像没见过爸爸一样。

    ” “不是!”孩子把奶瓶一放,激动之下,嘴角还带着白色的牛奶沫子,“我不是说斯年爸爸,我是说我的亲爸爸,生我的人!” 这个时候,桔年宁可她继续纠缠在“恨不恨”的问题里,至少那样的问题对于孩子而言足够抽象,她的回答也可以很抽象。

    她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不该在去年试图带着这个孩子到父母面前让她见见“公公和婆婆”,她觉得这么多年了,父母应该可以谅解她,孩子也需要一个更正常的家庭氛围。

    结果,自己和父母多年的僵局不但没有改变,年老话多没有分寸的母亲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说出堂兄谢斯年也不过是孩子的养父这个事实。

     孩子当时已经九岁了,因为从小父母不在身边,对于自己的身世有种特殊的敏感,她当时还在看着动画片,居然也听懂了这争吵中的夹杂的一句话的含义。

     让桔年更意外的是,孩子当时没有哭,直到回到这里,依然有种诡异的兴奋,也许在这女孩的心里,她一直盼望着自己的生活出现转机,她的父亲不是神秘而从不在身边的斯年爸爸,母亲也不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她没有必要跟着一个平凡的姑姑一起孤寂地生活,总有一天,她年轻鲜活恩爱的父母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到身边,把她接走,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桔年母亲的话恰恰好证实了她这个朦胧的幻想,让她觉得这一切是有可能的,她的生活会出现转机。

     从那时开始,这孩子就没有中止过对于寻亲的高度热情,她不断地向桔年打听询问自己亲生父母的下落和情况,在桔年一再地告诉她自己也不知情时候,又开始不断地幻想自己父母的样子,任何一个她喜欢的人,她喜欢的明星,甚至是卡通片主角,都有可能跟她的身世联系起来。

    回答她的这些层出不穷,花样百变的提问让桔年烦不胜烦,要不是孩子上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