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关灯
亦舟只得作罢。

     办公室到底不是个干坏事的好地方,还是回家再说。

     * 数日后,苏温言的画展如期开展。

     这还是他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自然邀请了许多人,老师和师兄弟姐妹不必多说,学生们肯定也会到场,还有燕华的同事,和一些慕名来凑热闹的艺术爱好者。

     画展当天,苏温言对俞亦舟提了个很奇怪的要求,叮嘱他不准跟他一起过去,不准趁着没开展偷偷溜进展厅。

     虽然不明白他这样做的理由,但俞亦舟还是决定满足他,毕竟某人说了要给他一个“惊喜”,那就配合他的演出。

     于是这天,俞亦舟特意在家多待了一会儿才出发,到了展厅也没走正门,从侧门进的。

     他来得不算早,展厅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三三两两地挨在一起,在画作前驻足观赏。

     墙上挂着数不清的画,从这个展区延伸向下一个展区,俞亦舟一时竟不知道该先看哪幅。

     他凑近了些,发现这些画右下角都用标签标了作画时间,貌似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布的。

     于是他找到了最久远的那一幅,上面的时间显示,这幅画作于十五年前。

     十五年前……还在上中学的苏温言。

     俞亦舟抬起头来。

     这幅画的风格可以说和苏温言现在的风格相去甚远,即便他是个外行,也能看出画家当时的技法不如现在成熟,用色非常大胆,笔触间充斥着属于少年人的活力和张扬。

     看到这幅画,他竟忍不住想起他上课第一天挑衅他的那个男生。

     也不知道苏温言第一次跟老教授请教时,是不是也和那个男生一样倨傲。

     想到这里,俞亦舟唇边不禁浮现出笑意,似乎心中关于苏温言的那张拼图又多了一块,他所不了解的苏老师的曾经,都在这一幅幅油画间铺展、呈现。

     他跟随着周围人的脚步往前走,看到接下来的作画风格飞快地发生着变化,苏温言进步神速,只消一年就已经笔法纯熟,这不单单是拜一个好老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非凡的领悟能力。

     少年时期的苏温言经过锤炼,很快便固定住了自己的风格,即便是十几年前的画,也已初见现在的端倪,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沉淀了下来,这一幅幅画作也像是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现出大人模样了。

     “生命”是他创作中占据灵魂的主题,他会画人,亦会画景,画所有所见之物,所想之物,一切人或物在他笔下都鲜活栩栩,蓬勃向上的生命在热烈的颜色间流淌,让人看了就心生欢喜,仿佛也被他的笔触感染,于幸福和温暖间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