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方如凤围着放在院子里的自行车转了好几圈,刚要开口,就听徐宝特骄傲的说:“娘,您放心好了,你闺女可能耐了,这次进城不但把房子买了,还把车买了,您说我厉害不厉害?” “五十斤粮食,就能换一套房子,一辆自行车?”所有人震惊了! 这年头弄套城里的房子自行车有多困难,看看李建国求姑姑,告奶奶的托了好几年关系没买着就知道了。

    徐宝居然用五十斤粮食就买到乡下人日日夜夜想的房子车子,不少人表示不信,认为她在吹牛皮。

     徐宝也懒得跟那些人解释,说了句:“不信拉倒,我要是偷的,我能把车都骑回来?”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房子就不说了,自行车在这个年代是绝对的大物件儿,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整个县城有自行车的人,那是有数儿的,一骑出来,绝对会吸引人的眼球,周遭左邻右舍看多了,闭着眼睛听到自行车的转动声儿,都能知道这是谁家的自行车。

     这种情况下,谁敢偷自行车?这时代的小偷处罚的很严重,轻者关上三五年,重者送去偏远地区开荒劳改把人累的半死不活。

    出来以后有案底,工厂单位都不接收,没工作就没饭吃。

    谁也不愿意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把自己限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这时代的小偷很少,就算有,也顶多是偷点粮食日常用品神马的小偷小摸。

    就算被抓住,顶多被公安局同志教育一顿,嘞令如数归还而已。

    所以,徐宝偷车的可能性为零。

     众人沉默了一会儿,紧接着一窝蜂围上徐宝,问她在哪买的房子自行车,怎么买的?甚至还有人托徐宝给她们买。

     听得旁边的方如凤太阳穴直抽抽,出声撵人,“要买自己买去!我们可没那个闲功夫!我家宝儿有神仙保佑,自然有那个福气捡便宜。

    你们要想买也可以,带上自己的口粮去城里逛逛,说不定就撞大运了呢。

    ” 徐家其他人也赶紧附和说了几句,把人送出去,关门谢客。

     冯春红就道:“这也买那也买,当这房子、车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不说给钱不说给粮,就让帮买,多大的脸儿!我就不同了,宝儿啊,你看,你强子墩子两个侄子都大了,和我们两口子挤一间屋儿,睡一张床着实不方便。

    你要不也帮我们买个房子,多少价钱都折算成粮食成不成?” 方如凤当即沉下脸儿,老二老三媳妇儿都有这种想法,看到她的脸色都憋着没吭声。

     “你可消停点吧!”顾万成瞪她一眼,“你傻不傻?真还以为买房买车的事儿那么简单?前头巷子大牛的媳妇儿不是想做城里人?忙前忙后跑了多少次县城都没捞着房子,你以为宝儿是神仙,说买就买?这次买上说不定都是神仙勉强帮忙,再让宝儿帮忙,你是想折了她的福气?” 嘿,还别说,本来徐宝还不知道找什么借口,跟家里人解释她是如何买到房子自行车的,被她大哥这么一说,家里人都露出恍然大悟,完全相信了的感觉。

    她也就顺手推舟,跟大家说了几句话,把自行车推进自己的屋子,打算休息一会儿。

     方如凤显然不大相信自己蠢儿子的话,跟着她一起进了屋子,把房门仔细关好,坐在床边盘问她:“真只用了五十斤粮食就买了房子车子?” 徐宝知道自己老娘不是好糊弄的,半价半真地交代说:“当然不是,我这不是吹牛么。

    房子是我花了五十斤的红薯,还有在黑市花大价钱换了十来斤白米面换来的,自行车也是我用钱儿换得粮食,再换得自行车。

    我的运气是真好,别人在黑市粮买不着粮,我今天一去,就碰见一个山里的人在卖粮食,我想着买房子可能粮食不够,就一口气儿高价全买了” 她说着,坐在方如凤的身边,把头搁在她的胳膊上撒娇,“娘,我今天可是花了血本了,把您给我的一百块钱儿,还有这两年我妈给我邮寄的钱花得都差不多了。

    我没零花钱用,到时候找您拿,你可不许推脱噢。

    ” 一百多块钱,在这个时代绝对算的上去巨款!被徐宝一下花光光,方如凤虽然心疼,心里总算是相信了她买房买自行车的话。

    这么大笔钱儿,甭管粮食涨得有多高价,买房买二手自行车是绰绰有余了。

     心下松了口气,方如凤拍了拍徐宝的手,语重心长的跟她说:“钱都是小事儿,你想用钱儿,娘有多少就给你多少。

    只是你以后就是城里人了,那城里吃喝拉撒都要用钱,你得节约着用,除了日常开销,还得给自己存点嫁妆,日后出嫁也有底气些” 这哪跟哪,怎么就扯上结婚了。

    徐宝嘴角抽了抽,赶紧说:“娘,我就买了房子,没打算现在住,也没打算把户口迁到城里去。

    学校没有开学的意思,我又舍不得您,我就在乡下守着您,等开学了我再去县里住。

    ” “啥?不迁户口?”方如凤懵了,“咱们乡下人费牛鼻子劲儿买城里的房子,不就是为了上户口!你都买上房子了,干啥不把户口迁出去办成城里户口?你守着我这个老婆子干啥,你本来就该是城里人,该在城里吃香的喝辣的,留在这乡下吃什么苦” 徐宝被她左一个户口,右一个城里人说得头昏脑涨,不想再费劲儿解释,就道:“娘,我自有打算,您甭劝了,我要真想在城里落户,随时都有机会。

    再说了,与其在一个小小的县城落户,我还不如去北京呢。

    那里发展空间大,我妈也在那里。

    在北京落户,怎么着都比平昌县好吧。

    ” 方如凤听着她说起‘我妈’两字,顿时没话说了,神情蔫蔫的回到屋里。

     干完农活儿的老徐在院门外,把鞋底下厚厚的泥巴在石头刮干净后进院回屋,瞧着她闷闷的坐在床边,就问她:“咋了,心疼钱了?” “那是宝儿的钱,她爱咋用就咋用,我管不着。

    ”方如凤无精打采的把徐宝说得话对他说了遍,末了问老徐:“你说宝儿咋想的?她真想去北京跟她妈一道儿?” “那不是一桩好事么?”老徐把放在炕桌上的旱烟杆拿起来,用火柴点燃,猛吸了一口,吐出一口烟道:“你不是一直后悔抢了你四妹的闺女么?如今宝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她愿意去哪就去哪,愿意呆咱身边,咱还当她是咱们的亲闺女儿。

    左右孩子都会离开咱,咱们还是不要管得太宽,徒增孩子厌恶。

    我听宝儿的意思,她这几年是真不想落户到城里,你就别逼她了。

    ” 话是这么说,方如凤心里还是不大好受。

    自己养了十六年的女儿,一直小心呵护宝贝着,忽然有一天,发现她突然长大,翅膀长硬了,要离开自己独自翱翔。

    任谁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都有点伤心,有点失落吧。

     徐宝用五十斤粮食买到房子自行车的事儿不仅传遍第五大队,还传到了整个红旗社的其他大队。

    一时间整个公社有粮,又想成为城里人的人家,都扛上自己的粮食往城里走。

     大部分的人都铩羽而归,少部分用粮食换到了自行车、缝纫机等等家用具,还有两户人家真的用粮食换到了两套房子,只不过价格就比徐宝的粮食翻了两倍不止。

     有这些‘成功人士’的案列,田金花也动了要去县城里用粮换房的心思。

     徐万全离家出走两年多,最开的一年了无音讯,只是每个月会邮寄十来块钱儿到县城,让方如凤去代领,然后转交给田金花当孩子的抚养费。

     田金花领到钱也不得劲儿,总想着要把自家男人找回来,一直都在托人四处寻找他。

     三个月前,有人跟田金花传了个信,说在榨鼓市的煤矿厂看见徐万全在上班,虽然消息不确定,但田金花坚信他就在那里。

     收到消息的第二天,她就坐车去了榨鼓市,去矿区找人,还真把徐万全找着了。

     可是徐万全不搭理她,任她怎么哭求让他回家,他都像没听见,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一坨屎一样,目光嫌弃的让她把所有的哭喊都憋回来了肚子。

     后来一打听,徐万全本身长得不错,又吃苦耐劳不乱花钱儿的主儿,矿区有好些个未婚的女工人对他动了心思,整天对他眉来眼去的,还有一个叫大丽的女同志更是不知廉耻的帮他洗衣做饭,一副是徐万全处的新对象姿态。

     田金花听了这些事儿后,不分青红皂白,怒气冲冲把徐万全和那些狐狸精挨个挨个骂了个狗血淋头,闹的整个矿区不得安宁。

     矿区领导听了这件事后,无论徐万全怎么解释都不相信,直接把他从矿区辞工回家待业。

     徐万全当时的脸色和怒火,田金花现在想起来都后怕,他当时眼睛血红,死死盯着她说:“你不把我祸害到死,你是不会消停的!既然如此,我也上班了,下辈子你养我。

    要饿着我和孩子,看我不抽死你!” 后来徐万全果然跟着田金花回了家,但回来就变了个人,成天呆在家里啥活儿都不干不说,还学着第三大队的那些混混,游手好闲四处闲逛,脾气也变得特别古怪暴躁,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