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关灯
墩子要了两本科学类的书籍,一大堆高中、大学各种学习资料。

     他头脑聪明,学习成绩每年都是全年级第一名,原本今年初考后,他肯定会考上重点高中。

     但最近风头不大好,初高中成绩优秀的人都会被老师约谈,而后成为知青中的一员,被放去偏远的山区支农。

     虽说第五大队本身就是乡下,还有点偏僻,镇上的初中目前还没有波及初中生被下放的迹象。

    到底墩子心里清楚,现在各地大批大批的下放知青,只怕不久的将来,国家形势要变。

    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他考上高中后停课自学,等形势平静后,再继续上学也不迟。

     玲子也要了两本书,外加一套学习用具。

    自从她爹娘离婚后,她娘再嫁,她爹除了每个给他们兄妹俩邮寄生活费,好几年都没回来看过他们,玲子就变得特别黏对她好的方如凤和徐宝。

     在徐宝近乎洗脑,女孩子要多读点书,读书才是穷困孩子最好的出路下,玲子是拼尽全力的认真学习。

    墩子时不时给她复习指点,玲子的成绩也十分不错,总能保持在班级前三,被老师夸赞了好多次。

     方如凤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老师怕她如其他乡下人一样,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识个字就可以了,最多让女孩子们读完小学就不让读了,然后让女孩儿们回家帮忙照看孩子,做家务活儿等等。

     一直劝方如凤,说玲子学习不错,让她能读就读,学习费用花不了几个点钱的,等玲子以后读出来,说不定能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方如凤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不像村里的妇人老太太们,觉得女儿就是赔钱货,迟早要嫁出去,因此不把女孩儿们当人看,舍不得给她们吃,舍不得给穿,没事儿还拿她们当出气筒,打打骂骂是常事儿。

     方如凤小时候吃够了当女儿的苦,为人父母之时就打定主意不让自己的女儿和孙女儿走她的路,受她受过的苦。

    因此徐家的女孩儿们她从未克扣虐待过,自然对孩子们上学的事儿没有意见。

     相反,知道玲子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方如凤还十分的开心。

    用她的话说,徐家的儿子都是蠢货,难得女儿们聪明些,她怎么着都要支持她们读书。

     墩子听了她的话,默默拿了本书坐在窗户后看书,一副要远离强子几个‘蠢货’的姿态。

     强子、刚子: 梅子和金花银花年纪都还小,徐宝许诺给她们俩买一些好看好玩的吃食玩具,就让他们各自回屋休息。

     三天后,天还未亮,徐宝就起了身,打算去灶房煮点早饭吃,一会儿就和方如凤她们坐车到县城,再从县城转车去市里坐火车。

     刚走到灶房,就看见里面李红艳站在灶头前炒菜,看见她进来,偏头冲她笑了笑,“醒啦?先洗漱吧,我烧了热水,搁在木桶里,饭菜一会儿就好。

    ” 徐宝嗯了一声,看见灶头旁边的木桶上盖了两张洗脸帕,避免热水变凉,心里有些疑惑,这个三嫂,今天怎么转性子了? 往常她不睡到太阳晒到腚,是绝对不会起来的,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舍得用她家的粮食,给她煮早饭吃? 徐宝抱着疑惑,拎着木桶出院子,和一样早起的方如凤一边洗漱,一边说了这事儿。

     方如凤就道:“你以为她是真好心做早饭呢?还不是看你要去北京,想让你带点东西,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这是拐着弯来求你办事儿。

    ” 果不其然,吃过早饭,李红艳趁徐宝回屋拿行李的空挡,就进了她的屋儿,期期艾艾的说:“小妹,你这趟去北京,能不能给我带两罐麦乳精回来?我娘家三姐前儿也生了一对双胞儿子,奶不够吃,整天饿得嗷嗷直叫。

    小花她爹护食儿,死活不肯借金花她俩的麦乳精给我三姐,我瞅着我两个侄子饿得那样儿,心里实在心疼过意不去,所以小妹,你给我带两罐麦乳精成不?就两罐,不要太多。

    ” 徐宝无语了,这个三嫂,自家的女儿没奶吃不心疼,反而处处替人家的儿子着想,张口就是两罐麦乳精,当她是开百货店的啊! 当即毫不客气的说她,“我弄两罐麦乳精给金花银花吃,是看在我三哥的面子上,厚着脸皮让陈渊想尽一切办法,好不容易弄来的。

    三嫂你也不想想,我跟陈渊说是处对象,可我们三年没见过面了,也没结婚,我有多大脸儿,让人家一直给我买这买那?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呢!” 李红艳被她的话说得脸红一阵白一阵,还想说些什么,方如凤过来叫徐宝走了,她咬咬牙,只能作罢。

     等一切准备妥当,徐家三个老爷们,帮着把她们的行李,放在早就跟队上说好的牛车上头。

    又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周岳背着鼓鼓的行囊,和陈秀匆匆忙忙赶来,徐宝四人就上了车,跟徐家人挥手告别。

     赶车的是大队长徐爱国,队上的两头牛平时不下地时,队上的人如果有急事要去镇上或者县城,可以提前跟他打报告,他查明事情属实后,就套上车把式在壮牛身上,送人去目的地。

     徐宝作为村会计,又是徐爱国远亲,这上北京的事情也不小,是全队头一份的大事儿,不用徐宝开口,他便亲自登门说了到时候她们要走,他就赶牛车送她们一程的事儿。

     徐宝原本有自行车,想着她骑着自行车搭着她娘,周岳骑着陈渊的自行车,搭着陈秀,到了县城把车放在沈素云那里就成了。

     哪知道徐爱国上门主动说起送他们的事情,她娘又是个好面子的人,觉得平时徐爱国怕把队上的两头牛累坏了,轻易不会答应搭牛车送人。

    这次主动送他们,是给她家女儿和未来女婿的面子,说啥都要坐。

     徐宝没办法,只能任由徐爱国表现了,回头从北京回来,少不了要拿点北京特产啥的感谢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