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灯
,这20人创造了俞城澜海80%的销售利润,每名KA都可谓是骁勇善战,各有所长,陈夕除外。

     论资历陈夕谈不上老,KA马龙飞入职澜海15年,陈夕只有3年; 论人脉陈夕谈不上广,KA张元吉父亲是俞城前税务局一把手,母亲是教育局退休骨干,张元吉在当地国企、教育行业可以随便摇人,而陈夕只有几个稍微熟络的客户; 论专业度陈夕谈不上强,KA刘雪莹讲过不下10个标,精通澜海所有产品线,而陈夕只会买线上效果转化类产品。

     KA体系可谓藏龙卧虎,人数虽不多,但每位营销大咖单兵作战能力都很出众。

    面多浩瀚的客户公海,各路KA仙人过海尽显神通。

    陈夕不是仙人,没有法宝,只有个破旧的小竹筏。

    他本就过不了海,硬着头皮来KA全因为林奕然1年前那句:“来跟我干。

    ” 2020年7月,陈夕大学毕业。

    他的大学虽不是211/985,但勉强算个一本,正常来说找工作不算什么难事儿,可坏就坏在,陈夕高考志愿专业掉档3次,最后服从分配到环境工程专业。

    天杀的环境工程,除了环境局几乎没有对口工作。

     同系150多人,毕业差不多能有10人就业,就业率不到10%。

    环境工程专业就是听起来高大尚,唯一的实用价值就是让他妈跟邻居用这高大尚的专业名称吹了4年NB。

     陈夕知道这专业不好找工作,上大四时就跟着博导实习,做了几个项目分文没收,本以为毕业后能继续跟着干,没成想被过河拆桥,博导就想要免费劳动力! 陈夕留校未果,毕业在即,本专业的事业编都要考公务员,一年考1次,几千人竞争1-2个岗位,考上的概率非常低,即便笔试过了面试还要拿钱疏通关系。

    陈夕一想算了,不是怕考不上,是他耽搁不起。

    他拉不下来脸,毕业没工作在家啃老复习。

    再者说,他认为工作就是用来赚钱的,拿钱找工作算什么? 陈夕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无产阶级,没有人脉给他介绍工作,所以只能靠自己。

     本专业的岗位基本被堵死,其它专业陈夕又不专业,所以他只能做那种“是人就能干”的工作。

    比如:餐厅服务员、外卖小哥、工地搬砖……诸如此类的“力工”工作上手快,赚钱快,陈夕觉着他能干,但是考虑到他妈的颜面只能作罢。

     他妈用他专业跟邻居吹了4年NB,最后儿子去工地搬砖,说出去老脸往哪挂? 所以陈夕要从事听起来高大尚的职业,比如:计算机、建筑工程、注册会计、测量分析……他一个不会。

     既然找不到高大尚的职业,那就只剩最后一条路:找高大尚的公司。

     陈夕在各种招聘会逛了近一个月,眼熟了家经常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