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曦光计划

关灯
一只螃蟹,还有两条花里胡哨的鱼。

     游戏中随意点击几下,小动物的头顶冒出“full”。

     鹿晓重新抬起头,发现小星抬起了头,注意力显然被她的游戏吸引了。

     “这是什么?”鹿晓试探性问。

     “印度尼西亚燕鱼。

    ”她指着其中一条小鱼道,目光移动到另一条鱼想,小小的眉头皱起来,似乎不能确定,又不想放弃,于是她伸出手,轻轻碰手机。

     她有兴趣? 这是好现象。

    鹿晓把手机递给小星,趁着她抬起头,她指着自己说:“鹿晓。

    ” 自闭症孩子对“你我他”人称代词的认知有些障碍,与其让她知道眼前的‘我’是鹿晓,不如直接让她接受“这个人是鹿晓”。

     “小……鹿。

    ”小星歪头。

     “小星。

    ”鹿晓笑着指小星,几秒后重新指向自己,“鹿晓。

    ” “小鹿!”小星叫得更利落了,“小鹿!” “好吧,小鹿就小鹿。

    ”鹿晓笑起来,摸了摸小星的头。

     只要能进入他们的认知范围,不论是鹿晓和小鹿,都没有关系。

     小星的眼眸漆黑纯净,让她想起郁清岭的眼睛。

    郁清岭一遍遍叫“鹿晓”的时候,到底是在想什么呢? 有了小星这个顺利的开端,鹿晓对接下来的相处有了信心。

     她在房间里扫了一眼,惊恐发现唐宋拿着油性笔对墙壁下手了,他趴在门边的墙壁上,划出了一道又黑又粗的线,正在不断地把那一块黑涂抹加深。

     “唐宋!”鹿晓匆忙叫他的名字。

     唐宋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他停下来,朝声音的方向转头。

     鹿晓笑着接近他:“这个房间里有很多素描本,我们不要再墙上画好不好?” “要画!”唐宋道。

     能沟通?鹿晓在记录本上记录几笔,干脆把素描本撕了,找了胶带,一页一页贴在墙上:“那我们这样好不好?” …… - 在隔壁的房间,监控一直运作的。

     郁清岭,于医生,黎千树,三个人一起盯着监控镜头,每个人的脸色各异。

     “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于医生微笑道,“她没有学过心理学,也不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却本能地根据观感调节应对方式,确实非常适合做这次研究的实施者。

    ” 郁清岭不做声,他专注时整个世界都与他没有关系。

     他只是看着鹿晓。

     跟小朋友相处的时候的鹿晓和往日有些不同,少了一点战战兢兢,跪在地上跟小朋友沟通的时候眼里有温柔的光,带给人非常舒适的感觉。

    这种感觉,要比跟他相处的时候还要强烈,是因为对象是没有压迫力的孩子? 郁清岭微微皱起了眉头,有点不高兴。

     不过对实验是好事。

     所以,不能不高兴。

     “很温柔。

    ”黎千树盯了半晌道,“不是字面上的温柔,她这个人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攻击性。

    ” “对。

    ”于医生低道,“科研界一直有一种非主流的说法,自闭症的孩子对世界其实并非没感觉,而是感觉太大,就像人类的耳朵没有办法捕捉到超声波,世界就像一种巨大的声音,超过了自闭症患者的接受范围,使他们没有办法感知和回应。

    ” “鹿晓有一种很温和的气场。

    ”黎千树笑了,“也许我们的世界,管这个叫内敛和没存在感的小玻璃心。

    ” “这就要问清岭了,当年鹿晓打动你的是什么?” 于医生含笑问郁清岭。

     这才是他的主要目的,在和乐融融的氛围里,降低郁清岭的焦虑,把关键性问题问出口。

     郁清岭没有听见,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鹿晓的身上。

    他的目光追随着鹿晓移动,就像向阳的植物在清晨注视着阳光,眼里噙着安静温润的光。

     于医生与黎千树交换了一个眼神,退出监控室。

     黎千树道:“最近他改变了很多,几次受到刺激几乎没有受影响。

    ” 于医生道:“相较于普通自闭症患者,亚斯伯格是很幸运的。

    以前医疗诊断不发达的年代,亚斯伯格患者只是被定义为性格内敛,某种程度上说,清岭其实是个正常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