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有些年头的渡船正拴在系船柱上,要往清溪村那头走的船客还一个都没来。

     秋羲走到老船家身边,放下挑子问道:“阿叔,这船几时能走?” “还早着嘞,等早上跟你一起坐船的大壮过来时就差不多能走了。

    ”老船家笑呵呵地回答道。

     “阿叔还记得我啊。

    ”秋羲刚说完便想起原主在县城读书,平时肯定没少坐船,船家认识他也不奇怪。

     “怎么不记得,这十里八乡谁家没听说过秋童生啊,”老船家双眼笑出好些条褶子,粗糙的手抹了抹胸口的衣襟,“十二岁便考上童生,要不是给你爹娘守孝三年,怕是早就中举喽。

    ” 秋羲今天提早过来本就是想跟这位老船家打听点当年的事,见他主动提起,秋羲便没有打断,只是认真听着,时不时应一声。

     “当年秋秀才还在时,有一回坐老头我的船,正好我孙子在船上,秋秀才还教他怎么写自己的名儿嘞,”老船家说着遗憾地摇摇头,“唉,世事无常。

    ”见秋羲低着头不说话,老船家连忙安慰道,“人各有命,秋童生莫多想。

    ” 秋羲缓了缓,问道:“阿叔可知道我爹娘那日怎么出的事,大伯他们说爹娘是坐船遇上了风浪。

    ” “胡说,”老船家一脸不满地瞪了一眼,但不是对秋羲,“这条河就这么点宽,能起多大风浪。

    ” “难道不是?”秋羲一听便知道这里面有文章。

     “唉,你爹娘那次坐的是李老头的船,我也是听他说的,自从你爹娘出事后李老头自责不已,便再也没出过船。

    ”老船家望着平静的河面陷入回忆。

     那日原主爹娘四人一起坐船,原主的娘和张春花挨着坐在船尾,李老头撑船走了一半,忽然听见扑通一声,是原主的娘落水了,原主的爹发现后立刻跳入河中去救人,李老头也在船上帮忙。

     冬季河水冰冷,但船上人多,本来应该能把两人救上来,结果不知遇上什么邪,愣是丢了两条人命。

     秋羲听后决定下月岁试一过便去找这位李老头询问当时的真实情况,无论如何也要为原主爹娘讨一个公道。

     等大壮下工后,两人坐着船回到村里,秋羲又被牛家婶子拉去牛家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