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关灯
春笙想逃,不只甜甜,她还想带着陶荣和陶华一起走。

     两个儿子待在陶村里肯定会接受比女儿好上不少的待遇,但耳濡目染,终只会成为和他们父辈一样猪狗不如的畜生。

     电影至此,陶荣和陶华的两位角色正式出现。

     长子陶荣十四岁,只读到了小学三年级便不肯上学,每天跟着他爸做工,阴沉寡言,和他爸有几分像。

     次子陶华十岁,就读小学四年级。

    他是家里幼子,自幼受到爷爷奶奶宠爱,性格骄纵。

     “演陶荣的这个好面熟,”刑云问,“是不是现在挺红的一个男星?” “记得叫郑远。

    ”薛赢双道。

     白谦易没看过郑远的戏,但多少有听过这名字,暗道这剧组可真培养了不少明星。

     电影开始一小时,三人面色凝重地盯着屏幕,完全沉浸在电影之中。

     春笙和已经懂事的陶荣讨论逃跑计划,却没想到儿子竟向父亲告密,使得春笙被毒打了一顿。

     春笙心死,知道长子的骨子里已经是个彻底的陶家人了。

     好不容易又等来一个难得机会,春笙准备趁着夜色逃跑。

     春笙决定留下陶荣,离别前给陶荣做了最后一顿饭,做的还是从未在陶家做过的家乡面食。

     那天寡言的陶荣破天荒地夸了好吃,一句“还是娘手艺好”已心死的春笙又流下泪来。

     但她没有心软,只是咬牙离去。

     电视机前的白谦易跟着哭了,薛赢双和刑云心情沉重,不再吐槽他,给他抽了一堆纸。

     但这还没完,接下来才是电影的高潮。

     春笙背着甜甜,牵着陶华,开始死命逃跑。

    他们趁着夜色下了山,下山时天都亮了。

     次子陶华不懂春笙为何要跑,他又饿又累,开始哭闹,一下要背,一下子躺在地上不走了。

    春笙又急又气,不知如何是好。

     刑云:“这孩子也太熊了吧。

    ” 薛赢双:“别带他走啦!!!把他扔着别管了!!!” 最后,在母子三人所坐的大巴出发前一刻,春笙的“丈夫”带着亲戚赶来,将他们抓了回去。

     陶华是家里最娇宠的孩子,向来不懂事,第一次目睹母亲被毒打,整个人都傻了,回家发了高热。

     兜兜转转了一圈,春笙又回到了陶村。

     春笙被关在柴房里,就连甜甜也见不着,陶荣甚至亲自守在门口,不让母亲逃走。

     就在春笙绝望时,陶华来了。

    陶华钻进柴房里,扑到母亲怀里,母子二人哭成一团。

     陶华仿佛在一夕之间成熟了,他说:“娘,你一定要逃。

    ” 隔了两天,陶村去赶集,唯这家人为了守着春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