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到了酒铺门口下车,赵四海几步抢进屋里。

    朱刚慢条斯理的把马车安放好,让拉车的健马在一边啃树皮,自已也慢悠悠踱进酒铺看热闹。

     赵四海一进门,众人就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店家大呼倒霉,连声辩解着试图撇清自已的嫌疑。

    赵四海也懒得搭理几人,自已在店中来回巡梭勘查。

    他一眼就看到朱刚在看热闹,不由怒喝一声,让他帮忙看看现场有无异常。

    朱刚苦笑连连,只得干起了捕头的勾当。

    在店内搜索细部、查看厨房,又检查一番后窗和澜青主仆两人吃过的饭食。

    两人屋里屋外,前前后后的检查着,不过一刻钟工夫,已经把所有事情都调查清楚。

     整个案件的过程并不复杂。

    在酒铺后窗下的湿土上发现了两行深深的脚印,在较远处的树林深处发现了车辙留下的痕迹,最后汇入林外的道路。

    在澜青主仆二人喝过的清汤里发现了大量的迷药,其他饭菜里则一点迷药都没有。

    另外在厨房的后窗下的窗台上发现了踩踏过的脚印,这样迷药怎么进到汤里的也十分清楚。

     “你们都跟我回衙门一趟,向太爷禀告案情。

    ”看完现场,赵四海面无表情的向刘府众人和酒铺的掌柜和伙计说道。

     “朱刚,你先用封条先把这个店封了,保证现场不会被破坏。

    ” “走!”刘府管家推着酒铺掌柜,一群人撕扯吵嚷着回到清川县衙。

     折腾到这个时候,外出到乡间收购药材的刘府少爷刘百顺也返回家中。

    听说自已的夫人被绑票,吓得差点尿裤。

    他稍微定定神,便急匆匆带着个随从赶到县衙,正好遇上从酒铺赶回的赵四海等人。

     清川县令顾大山端坐大堂桌案后面。

    听赵四海汇报完案情,一双眉毛拧成了疙瘩,心中暗呼倒霉。

     人口失踪案最为棘手,牵涉甚广、所需气力最大但是往往收效极小。

    而且最后很可能因为失踪者死亡而让自已背上黑锅,落个无能的罪名。

    可是作为一县的县令,这种事情也不能不管,只好硬着头皮顶上。

     “你刘家平日里是否有什么仇家?”顾大山心中纠结,向立在堂中下首的刘百顺问道。

     “没有。

    ”刘百顺苦着一张煞白的脸:“我们家每日做的都是药材买卖,从来都是公平交易,并无与任何人有过纠葛。

    ” “你家夫人去兰若寺上香,所为何事?” “前段时间夫人身体虚弱,得了一场大病。

    这段时间刚刚有所好转,因此特别到兰若寺烧香还愿。

    ” 到此线索全断,再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顾大山无奈的叹口气:“四海。

    你调动所有捕快,在全县范围内展开搜素,务必尽快把刘夫人找回来。

    重点区域集中在桃林附近方圆五里之内,还有城里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方。

    ” “是。

    ”赵四海领命。

     “酒铺掌柜,你先回去吧。

    此事应该与你无关。

    回去以后再仔细想想,若有线索赶快来报。

    ”顾大山是个明白人,并没有一根竹竿胡乱打,高低不论全打翻。

     “谢大老爷恩典!”酒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