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关灯
在今辞以为自己要没学可上的时候,小学的班主任忽然找到他,说有个民间慈善家发起了一对一公益助学活动,老师了解今辞的情况,知道他的困境后就将今辞的名字报了上去,然后他就很幸运地被一名来自峘城的好心人选中了,对方准备资助他读书。

     陈家人为此暴跳如雷,从那以后没再给今辞掏过一分钱。

     今辞不在乎,他本来就没从陈家人身上获取过多少东西,可以继续上学,他非常很高兴。

     而那名资助人对他的帮助,不止是出钱给他读书,还改善他的饮食和生活质量,让他从严重营养不良的状态,慢慢恢复得像正常人一般健康。

     被资助的第一学期期末,今辞收到资助人寄来的信件,对方询问他的生活状况。

    今辞回信的时候,顺便给对方寄去了自己的成绩单。

     他们就这样有了联系。

     初二那年,资助人问起今辞的爱好,得知今辞除了爱花就是画画,对方就再次出资鼓励他去学画画。

    不然以今辞被陈家人漠视的程度,他是没途径也没钱去接触这一项的。

     十年里,今辞和资助人通信的次数不算多,一年就两三次,但十年从未间断。

     今辞和对方的交谈,也从最初的拘谨客气,到后来会说一说自己的近况,而对方也会向他分享身边的一些事。

     出于感激,今辞每年都会给资助人准备一份礼物。

     这些年寄送的礼物,收件地址从没变过,一直是峘城。

    这也是今辞对峘城这个城市了解的初始,后来他大学报考峘城A大,也有这一点原因。

     今辞自然好奇过资助人的身份,但他一直谨守那条线,没有做出冒昧的行为。

    哪怕到了峘城,只要对方没有主动提起,他也没有去探寻对方的身份。

     但他从来没想过,这个人,会是纪珣。

     明明他和资助人一样是峘城人,年龄也刚好是二十六岁,今辞却从来没将他们扯上关系,连一丝联想都没有过。

     今辞问纪珣:“为什么当年资助我时,不表明你的身份呢?” 他那时候可是惦记了那个山中少年很长一段时间。

     “我那时候,不太信任人。

    ”纪珣道。

     他被今辞救下,自然要有所回报。

     那时候纪珣对今辞了解不多,又因为家中遭遇,对外界充满防备。

     恩要报,但也不愿意生出什么额外的麻烦,就选择了匿名资助的方式。

     而父母去世,身边除了一个爷爷,其他人都各有目的。

    在被定为下一任继承人后,纪珣也遭遇了一些足以威胁性命的暗算。

     很长一段时间纪珣内心都充斥着各种快要击溃他的情绪,他认为自己需要一个缓解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