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佳期如梦拾锦 02.九江
关灯
小
中
大
什么人都没有,进了房子也觉得安静得像是无人居住的废墟,可是整洁干净得异常。
铺着很厚的地毯,踏上去无声无息,已经在供暖了,屋子里热气烘烘,九江只穿着毛衫,也觉得热得受不住。
他还是这毛病,耐暑畏寒。
他把外套脱了,亲自给她沏了茶,她没有尝,转动着杯子,熟悉的茶香已经让她知道,是六安瓜片。
他就在她对面的沙发里坐下,这时候看上去神色似乎很疲倦,比起原来也瘦了不少。
她把茶杯一遍遍在指间转动,他仍旧不说话,偌大的屋子里,就听见她用杯盖刮过杯沿的声音,像是一只蜜蜂,嗡的一下子,然后再嗡得一下子,飞近又飞远。
她终于把茶杯放下:“我得走了。
” 他没有动,但她从他旁边经过的时候,他拉住了她的手,她挣了一下没挣开,他声音很低:“陪我坐一会儿,就一会儿。
” 他连嗓音里都透着疲乏,眼底有血丝,也不知道连续熬了多久没有睡。
最近肯定是波诡云谲,他一定有很多事要赶着办。
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他过的那日子,她想想都觉得累。
他的手指攥得很紧,紧到她都觉得痛了,仿佛他一撒手她就会消失掉似的,她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那你放手,我就再坐一会儿。
” 他依言放开了手,她重新回到沙发里坐下。
低着头喝茶,茶叶很好,是顶级的六安瓜片,清香溢齿。
没等她把半杯茶喝完,他就已经坐在那里睡着了。
睡着了他眉心的“川”字才不见了,她这才发现他的眼角有了细微的纹路,因为仰着头,头发有一点乱了,看上去倒不显得老,反而让她想起高中那会儿。
学校开运动会,他在小树林里等她,等得伏在石凳上睡着了。
她去了以后,只怕他睡得着凉,推一下他不醒,推两下他还是不醒,最后她小声的叫着他的名字,他忽然一伸胳膊就抱住了她,吻在她额头上。
他的唇又烫又软,吓了她一跳,连耳朵边都觉得滚烫了。
她找了半天才找着唤人的铃,还是老式的样子,圆圆的,不起眼,按下去后不久就听到谨慎而轻微的敲门声,她把门打开,来的人她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她于是告诉那人:“叶先生睡着了,拿床毯子给他盖着。
我得先走了。
”她还怕他事先曾嘱咐过什么,那自己就走不掉了。
结果那人拿完毯子,就去安排好司机。
司机把她送到市中心,她随便挑了条马路下了车,拦了出租车回家去。
还没进家门手机就响了,原来是陈卓尔:“你同事那件事,我问过朋友了,他答应帮忙打听一下,要是真没别的事呢,就好办了。
” 她道了谢,他忽然问:“你在哪儿呢?” “在家呢。
”她关上防盗门,换上拖鞋,说:“怎么了?” “噢,没事,明天你要是有时间再来看我,给我煮点面条吧。
” “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腻啊,巴巴要吃面条。
” 他嘻嘻哈哈:“山珍海味吃腻了,当然就想吃点面条。
” 第二天她没能去医院,下班回家后刚进家门,就觉得有点不对。
一路走到卧室,只见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虽然没开灯,但她已经发现床上竟然睡着有人。
她又惊又怒:“叶慎宽,你怎么回事?” 他睡得正香,被她吵醒了还是睡眼惺忪:“你回来了?” “你怎么在这里?” 他竟然挺委屈的样子:“我睡不着。
” “你睡不着你也不能上我家里来睡。
”她都被气得糊涂了:“别人知道了怎么办?” 他像是在分辩什么:“没人知道,我自己开的车,在街上兜了半天,最后把车停在商场停车场,又拦出租车来的。
” 她把灯打开:“有你这样的人吗?你到底怎么进来的?” 其实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要想配她的钥匙,简直是易如反掌。
大概是灯光太刺眼,他用手遮着眼睛,忽然叹了口气:“今天开会,我讲错话了。
” 她心里一沉,知道在这关头什么事都能要命,背后那千丝万缕,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她不由得问:“你说错什么了?” 问了又觉得后悔,因为不应该问,他也不能告诉她。
! 结果他顿了一下,慢慢道:“我当时说,联通归电信,移动合并网通。
旁边人给我使眼色我也没觉得,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来说错了。
她这才知道他是在逗自己玩,恼羞成怒。
他突然揽住她,就吻在她耳垂上:“小九……”他的呼吸全喷在她的耳畔,拂动鬓发,仿佛有一种遥远而亲切的酥麻,从耳畔一直麻到颈中,麻到胸口。
他的怀抱那样暖,暖得令她觉得心里发酸,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又一次支离破碎。
她一下子挣开他的怀抱:“你儿子快一岁了吧?” 他定在那里,仿佛这句话是一句咒语,然后就让人动弹不得。
她说:“你走,再不走我就报警了。
” 他穿上外套,似乎很平静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走了。
九江只觉得心乱如麻,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包,她把包放下,想想又把手机关了,就去洗了拖把来拖地。
做家务的时候她的心仿佛才能静下来,脑子一片空白,只有手里忙着,她拖了地,然后换了床单枕套,统统塞到洗衣机里去,仿佛床单上沾染了什么不洁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点烟味,他身上的。
枕套上还有一根短短的头发,很硬,从小他的头发就很硬,少年时代更是像刺猥一样。
那时候她就爱用手摩挲他的额发,像小刷子,刷得她掌心痒痒的。
她把那根头发拈下来,发根都灰了,也许他真的有白头发了。
那种日子不是好过的,他说他睡不着,她想像得出来。
上次见着他就像是熬了很久的样子,因为坐在她旁边,一会儿功夫他就睡着了。
她还记得在香港的日子,每一个晨曦,在枕上看到他沉睡的样子,那时候他眉宇舒展,从来不曾有疲惫的眼神。
她给自己沏了杯茶,只不愿意再想什么,如果说要忘记过去的一切,其实她根本办不到,可是最后的理智她总还是有的。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座机响起来,她只是懒得起身去接,任凭它响着,一直响一直响,最后终于重新寂静。
洗澡的时候有人敲门,她匆匆忙忙穿好了衣服,隔着防盗门一看,竟然是陈卓尔。
她吓了一跳,连忙把门打开:“你怎么来了?你不是还没出院吗?” “医院太闷了,溜出来透透气。
”他大摇大摆颐气指使:“快点,我晚饭都没吃,煮点面条。
” 她只好去给他煮面条,他还跑到厨房凑热闹,本来厨房就小,添了他简直转不过身来,她一边忙一边数落:“你那胃,就是让你自己给糟蹋的,住院还跑出来,到现在了连晚饭都还没吃。
” 他没好气:“还说呢,昨天你不是答应给我煮面条吗?我在医院眼巴巴等着,结果你都没去。
” 她昨天答应过吗?她都忘了。
叶慎宽一来,就把她搅得心神不宁的。
陈卓尔吃了一大碗面条,告诉她:“你同事那事还挺麻烦的,她倒是无关紧要,但据说是上头想动好几个人,所以才揪着不放。
这事我可帮不了了,要不等风头过了,我替你同事另外找个差事,也不比在报社里混着差。
” 她说:“谢谢啊。
” 他漫不在乎:“怎么这么见外啊?” 她对他笑了笑,问:“你自己开车来的,还是司机送你来的?” 他闷闷不乐:“这才几点,你就想赶我走?” 她说:“早点回医院去,早点病好了,可以早点出院。
” 他这才似乎高兴了点。
她在阳台上看他走出楼洞,他是自己开车来的,倒车的时候差点又撞在电线杆上,这种老式小区的路太窄了。
她都觉得提着一口气,他还漫不在乎把手伸出车窗来,朝她挥了挥,示意告别。
过了几天九江看到新闻放哀乐,宣读讣告。
追悼会场面很庄严隆重,镜头一晃,扫过叶慎宽,一身黑色的西装,似乎又瘦了。
神色悲戚而克制,身旁站着同样穿黑衣面目姣好的女人,大约是他的妻子。
一瞬间她想到许许多多的事,小时候过家家,每次她都是叶慎宽的新娘,每次小朋友们搭了轿子,总是让她坐上去,嫁给他。
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她拿起那张支票,仔细的看着他的签名,铁钩银划,几乎要透过了纸背。
曾经那样的伤痛,她花了好久好久的时间,才可以渐渐平复,哪怕结痂的伤口底下仍是不可触碰的溃疡,可是她不会再让自己伤第二次。
没过几天传媒集团果然人事变动,从上到下几乎都换了一套班底。
新任的领导特意找她谈话,要把她调到日报去当记者。
她婉转的想拒绝:“我怕自己没办法胜任,那岗位太重要了。
” “这也是锻炼嘛,”领导非常笃定的语气:“年轻人应该多锻炼自己,就这样吧。
” 事情并不多,也不算累。
她是记者又不是编辑,不用担什么太大的责任,好处是工资大涨。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有通稿可以用,就是天天有会议要跑。
那天她去会场,结果正好遇见陈卓尔,他见了她还挺惊讶:“你到这儿来干嘛?” “我现在干记者了。
”她把记者证在他面前晃了晃。
出院后她还没见过他,他简直是一脸黑线的样子:“好好的你干什么记者?” 她还以为是他暗地里使了手段呢,现在才知道猜错了,她隐约想到什么,没有作声。
下午有新闻发布会,她是新人不免手忙脚乱,结束后才发现自己资料没拿齐,周围的同行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人她一个也不认识。
发愁的时候就想给陈卓尔打电话,一想到自己什么事都要找他,也太无能了,不禁觉得泄气。
她一个人坐在空落落的大厅座椅中发怔,直到有人走近也没有注意。
那人却在她身旁停住,问:“韩记者?” 她抬起头,只觉得这人有点眼善,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她还以为是工作人员,于是赧然问:“请问资料还有没有多的?我差了一份关于工信部的。
” 那人打了一个电话,没一会儿就有人送过来一整套资料,他递到她手中的时候她终于想起来,这就是那天送自己和叶慎宽上车的那人。
看来并不是叶慎宽的秘书,但肯定是他非常信任的人。
“我让司机送你回去吧。
” “不用了,我打车就可以了。
” 那人微笑:“还是送送比较方便。
” 她觉得自己像是只飞虫,怎么也挣不开那天罗地网,越是挣扎却越有更多的羁绊缚上来,只是动弹不得。
司机仍旧把她送到那个院子里,叶慎宽站在树下等她。
巨大的银杏树落了一地金黄的小扇子,仿佛整个院子都铺着金黄色的地毯,他就站在那一地金黄中央,看着她从车上下来。
她想起原来自己家的院子里,也有这样一株古老的银杏树。
每到深秋的时候,缓缓的叶子飘落,隔窗看去,绚烂似电影镜头。
有时候他过来找她,并不走正路,而是从后院翻墙过来,带铁艺栅栏的矮墙,很好翻。
她总是在二楼的窗前担心的看着他,哗哗满天飞落着金色的小扇子,少年的身影亦轻快似一只飞鸟,跃进她的视线里。
今时今日,仿佛那影子竟能撞进她胸口,隐隐生疼。
偌大的屋子里,还是只有他们两个人。
他亲自给她拿了一双拖鞋:“换上吧,不然脚踝会肿。
” 因为去参加发布会,她穿得正式些,所以穿了高跟鞋。
他还记得她不能穿太久高跟鞋,不会脚踝会肿。
她看着他就那样弯下腰去,把拖鞋放在她面前。
他低头时露出后颈的发梢,中间夹着一根银色,她眼尖看到了,只觉得心里一酸。
他果然有白头发了。
他很少在人前低头,看见的人应该不会多吧。
她几乎想要流眼泪,她爱了这么多年的男人啊,才不过三十多岁,就有白头发了。
他直起身子,伸出双臂抱住她,她没有动,他似乎终于呼出一口气。
她真的很想他,看电视的时候都会觉得心里抽痛,远远见到相似的影子都会下意识的寻找,她恨过他,怨过他,却没有法子停止爱他。
她终于还是掉了眼泪:“让我走吧,我不想再看到你了。
” 他固执的不说话,也不动,她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可是眼泪一阵阵涌出来,浸润透他肩上的衣服。
她哭了很久很久,就像小时候那次一样,他弄断了她心爱的玉坠,她哭到他手足无措,终于只能答应她。
在这世上他那样能干,只是拿她毫无办法。
同事对她的三级跳都觉得意外,尤其她突然被派驻外,窃窃私语是免不了的,最后不知道是谁传出来,说她和陈卓尔是旧相识。
所有的同事都恍然大悟的样子,看她的眼神也觉得不同,她还能沉住气,交接工作,然后准备赴职。
走的那天陈卓尔去机场送她,似乎有些惆怅:“以后要吃你做的面条,可真是难了。
” 他倒是一幅浑若不知的样子,她明白自己的歉疚,可是却力不从心。
只能笑着说:“就隔一个太平洋,十来个钟头的飞机,你这样的人,天天飞来飞去的,有空过去玩,我给你接风。
” 上了飞机,头等舱里几乎还没有什么人,她坐靠窗的位置,抬头从舷窗里看到,不远处的停机坪上孤伶伶的停着一部黑色轿车,看那情形似乎是在等着要接什么人的飞机。
那轿车的车窗都贴了反光纸,又隔得远,什么都看不到。
车牌也不认识,更看不出什么特别,他从来这样谨慎,到底还是冒险来送她。
她在心里想,隔着一整个太平洋,她总可以少爱一点点,忘得快一点点。
这个是到今为至最全的,不过匪大说还会有后续的,就是把我们的酱嫁出去!呵呵,不知道她明年还能不能记得了!还有就是把酱嫁给谁? 叶慎宽&陈卓尔还是别的什么人,现在还不大好猜!估计我们宽少的戏路非常窄了,因为他们之间的事太多,很难抛开!陈卓尔估计可能情也不大,因为九江说过一句‘陈家的门楣我配不上’从这点上来说,陈卓尔希望就很眇茫了。
其实我喜欢希望九江能找一个平凡的人嫁了,这样是她最好的结局,就像静婉,离开以后,心里的平静的,如果她不回来的话,这一生都会很幸福的!九江这一生其实都挺不幸的,希望她最后是平安喜乐的,匪大下手不要太狠啊,给我们留点念像也好,千万不要再虐了,你已经把人家俩人拆了,就让他们各自幸福吧!
铺着很厚的地毯,踏上去无声无息,已经在供暖了,屋子里热气烘烘,九江只穿着毛衫,也觉得热得受不住。
他还是这毛病,耐暑畏寒。
他把外套脱了,亲自给她沏了茶,她没有尝,转动着杯子,熟悉的茶香已经让她知道,是六安瓜片。
他就在她对面的沙发里坐下,这时候看上去神色似乎很疲倦,比起原来也瘦了不少。
她把茶杯一遍遍在指间转动,他仍旧不说话,偌大的屋子里,就听见她用杯盖刮过杯沿的声音,像是一只蜜蜂,嗡的一下子,然后再嗡得一下子,飞近又飞远。
她终于把茶杯放下:“我得走了。
” 他没有动,但她从他旁边经过的时候,他拉住了她的手,她挣了一下没挣开,他声音很低:“陪我坐一会儿,就一会儿。
” 他连嗓音里都透着疲乏,眼底有血丝,也不知道连续熬了多久没有睡。
最近肯定是波诡云谲,他一定有很多事要赶着办。
勾心斗角,你死我活。
他过的那日子,她想想都觉得累。
他的手指攥得很紧,紧到她都觉得痛了,仿佛他一撒手她就会消失掉似的,她不由得叹了口气,说:“那你放手,我就再坐一会儿。
” 他依言放开了手,她重新回到沙发里坐下。
低着头喝茶,茶叶很好,是顶级的六安瓜片,清香溢齿。
没等她把半杯茶喝完,他就已经坐在那里睡着了。
睡着了他眉心的“川”字才不见了,她这才发现他的眼角有了细微的纹路,因为仰着头,头发有一点乱了,看上去倒不显得老,反而让她想起高中那会儿。
学校开运动会,他在小树林里等她,等得伏在石凳上睡着了。
她去了以后,只怕他睡得着凉,推一下他不醒,推两下他还是不醒,最后她小声的叫着他的名字,他忽然一伸胳膊就抱住了她,吻在她额头上。
他的唇又烫又软,吓了她一跳,连耳朵边都觉得滚烫了。
她找了半天才找着唤人的铃,还是老式的样子,圆圆的,不起眼,按下去后不久就听到谨慎而轻微的敲门声,她把门打开,来的人她不认识,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她于是告诉那人:“叶先生睡着了,拿床毯子给他盖着。
我得先走了。
”她还怕他事先曾嘱咐过什么,那自己就走不掉了。
结果那人拿完毯子,就去安排好司机。
司机把她送到市中心,她随便挑了条马路下了车,拦了出租车回家去。
还没进家门手机就响了,原来是陈卓尔:“你同事那件事,我问过朋友了,他答应帮忙打听一下,要是真没别的事呢,就好办了。
” 她道了谢,他忽然问:“你在哪儿呢?” “在家呢。
”她关上防盗门,换上拖鞋,说:“怎么了?” “噢,没事,明天你要是有时间再来看我,给我煮点面条吧。
” “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腻啊,巴巴要吃面条。
” 他嘻嘻哈哈:“山珍海味吃腻了,当然就想吃点面条。
” 第二天她没能去医院,下班回家后刚进家门,就觉得有点不对。
一路走到卧室,只见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虽然没开灯,但她已经发现床上竟然睡着有人。
她又惊又怒:“叶慎宽,你怎么回事?” 他睡得正香,被她吵醒了还是睡眼惺忪:“你回来了?” “你怎么在这里?” 他竟然挺委屈的样子:“我睡不着。
” “你睡不着你也不能上我家里来睡。
”她都被气得糊涂了:“别人知道了怎么办?” 他像是在分辩什么:“没人知道,我自己开的车,在街上兜了半天,最后把车停在商场停车场,又拦出租车来的。
” 她把灯打开:“有你这样的人吗?你到底怎么进来的?” 其实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要想配她的钥匙,简直是易如反掌。
大概是灯光太刺眼,他用手遮着眼睛,忽然叹了口气:“今天开会,我讲错话了。
” 她心里一沉,知道在这关头什么事都能要命,背后那千丝万缕,踏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她不由得问:“你说错什么了?” 问了又觉得后悔,因为不应该问,他也不能告诉她。
! 结果他顿了一下,慢慢道:“我当时说,联通归电信,移动合并网通。
旁边人给我使眼色我也没觉得,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起来说错了。
她这才知道他是在逗自己玩,恼羞成怒。
他突然揽住她,就吻在她耳垂上:“小九……”他的呼吸全喷在她的耳畔,拂动鬓发,仿佛有一种遥远而亲切的酥麻,从耳畔一直麻到颈中,麻到胸口。
他的怀抱那样暖,暖得令她觉得心里发酸,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又一次支离破碎。
她一下子挣开他的怀抱:“你儿子快一岁了吧?” 他定在那里,仿佛这句话是一句咒语,然后就让人动弹不得。
她说:“你走,再不走我就报警了。
” 他穿上外套,似乎很平静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转身走了。
九江只觉得心乱如麻,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拿着包,她把包放下,想想又把手机关了,就去洗了拖把来拖地。
做家务的时候她的心仿佛才能静下来,脑子一片空白,只有手里忙着,她拖了地,然后换了床单枕套,统统塞到洗衣机里去,仿佛床单上沾染了什么不洁的东西,其实就是一点烟味,他身上的。
枕套上还有一根短短的头发,很硬,从小他的头发就很硬,少年时代更是像刺猥一样。
那时候她就爱用手摩挲他的额发,像小刷子,刷得她掌心痒痒的。
她把那根头发拈下来,发根都灰了,也许他真的有白头发了。
那种日子不是好过的,他说他睡不着,她想像得出来。
上次见着他就像是熬了很久的样子,因为坐在她旁边,一会儿功夫他就睡着了。
她还记得在香港的日子,每一个晨曦,在枕上看到他沉睡的样子,那时候他眉宇舒展,从来不曾有疲惫的眼神。
她给自己沏了杯茶,只不愿意再想什么,如果说要忘记过去的一切,其实她根本办不到,可是最后的理智她总还是有的。
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座机响起来,她只是懒得起身去接,任凭它响着,一直响一直响,最后终于重新寂静。
洗澡的时候有人敲门,她匆匆忙忙穿好了衣服,隔着防盗门一看,竟然是陈卓尔。
她吓了一跳,连忙把门打开:“你怎么来了?你不是还没出院吗?” “医院太闷了,溜出来透透气。
”他大摇大摆颐气指使:“快点,我晚饭都没吃,煮点面条。
” 她只好去给他煮面条,他还跑到厨房凑热闹,本来厨房就小,添了他简直转不过身来,她一边忙一边数落:“你那胃,就是让你自己给糟蹋的,住院还跑出来,到现在了连晚饭都还没吃。
” 他没好气:“还说呢,昨天你不是答应给我煮面条吗?我在医院眼巴巴等着,结果你都没去。
” 她昨天答应过吗?她都忘了。
叶慎宽一来,就把她搅得心神不宁的。
陈卓尔吃了一大碗面条,告诉她:“你同事那事还挺麻烦的,她倒是无关紧要,但据说是上头想动好几个人,所以才揪着不放。
这事我可帮不了了,要不等风头过了,我替你同事另外找个差事,也不比在报社里混着差。
” 她说:“谢谢啊。
” 他漫不在乎:“怎么这么见外啊?” 她对他笑了笑,问:“你自己开车来的,还是司机送你来的?” 他闷闷不乐:“这才几点,你就想赶我走?” 她说:“早点回医院去,早点病好了,可以早点出院。
” 他这才似乎高兴了点。
她在阳台上看他走出楼洞,他是自己开车来的,倒车的时候差点又撞在电线杆上,这种老式小区的路太窄了。
她都觉得提着一口气,他还漫不在乎把手伸出车窗来,朝她挥了挥,示意告别。
过了几天九江看到新闻放哀乐,宣读讣告。
追悼会场面很庄严隆重,镜头一晃,扫过叶慎宽,一身黑色的西装,似乎又瘦了。
神色悲戚而克制,身旁站着同样穿黑衣面目姣好的女人,大约是他的妻子。
一瞬间她想到许许多多的事,小时候过家家,每次她都是叶慎宽的新娘,每次小朋友们搭了轿子,总是让她坐上去,嫁给他。
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她拿起那张支票,仔细的看着他的签名,铁钩银划,几乎要透过了纸背。
曾经那样的伤痛,她花了好久好久的时间,才可以渐渐平复,哪怕结痂的伤口底下仍是不可触碰的溃疡,可是她不会再让自己伤第二次。
没过几天传媒集团果然人事变动,从上到下几乎都换了一套班底。
新任的领导特意找她谈话,要把她调到日报去当记者。
她婉转的想拒绝:“我怕自己没办法胜任,那岗位太重要了。
” “这也是锻炼嘛,”领导非常笃定的语气:“年轻人应该多锻炼自己,就这样吧。
” 事情并不多,也不算累。
她是记者又不是编辑,不用担什么太大的责任,好处是工资大涨。
而且大部分情况下都有通稿可以用,就是天天有会议要跑。
那天她去会场,结果正好遇见陈卓尔,他见了她还挺惊讶:“你到这儿来干嘛?” “我现在干记者了。
”她把记者证在他面前晃了晃。
出院后她还没见过他,他简直是一脸黑线的样子:“好好的你干什么记者?” 她还以为是他暗地里使了手段呢,现在才知道猜错了,她隐约想到什么,没有作声。
下午有新闻发布会,她是新人不免手忙脚乱,结束后才发现自己资料没拿齐,周围的同行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余下的人她一个也不认识。
发愁的时候就想给陈卓尔打电话,一想到自己什么事都要找他,也太无能了,不禁觉得泄气。
她一个人坐在空落落的大厅座椅中发怔,直到有人走近也没有注意。
那人却在她身旁停住,问:“韩记者?” 她抬起头,只觉得这人有点眼善,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她还以为是工作人员,于是赧然问:“请问资料还有没有多的?我差了一份关于工信部的。
” 那人打了一个电话,没一会儿就有人送过来一整套资料,他递到她手中的时候她终于想起来,这就是那天送自己和叶慎宽上车的那人。
看来并不是叶慎宽的秘书,但肯定是他非常信任的人。
“我让司机送你回去吧。
” “不用了,我打车就可以了。
” 那人微笑:“还是送送比较方便。
” 她觉得自己像是只飞虫,怎么也挣不开那天罗地网,越是挣扎却越有更多的羁绊缚上来,只是动弹不得。
司机仍旧把她送到那个院子里,叶慎宽站在树下等她。
巨大的银杏树落了一地金黄的小扇子,仿佛整个院子都铺着金黄色的地毯,他就站在那一地金黄中央,看着她从车上下来。
她想起原来自己家的院子里,也有这样一株古老的银杏树。
每到深秋的时候,缓缓的叶子飘落,隔窗看去,绚烂似电影镜头。
有时候他过来找她,并不走正路,而是从后院翻墙过来,带铁艺栅栏的矮墙,很好翻。
她总是在二楼的窗前担心的看着他,哗哗满天飞落着金色的小扇子,少年的身影亦轻快似一只飞鸟,跃进她的视线里。
今时今日,仿佛那影子竟能撞进她胸口,隐隐生疼。
偌大的屋子里,还是只有他们两个人。
他亲自给她拿了一双拖鞋:“换上吧,不然脚踝会肿。
” 因为去参加发布会,她穿得正式些,所以穿了高跟鞋。
他还记得她不能穿太久高跟鞋,不会脚踝会肿。
她看着他就那样弯下腰去,把拖鞋放在她面前。
他低头时露出后颈的发梢,中间夹着一根银色,她眼尖看到了,只觉得心里一酸。
他果然有白头发了。
他很少在人前低头,看见的人应该不会多吧。
她几乎想要流眼泪,她爱了这么多年的男人啊,才不过三十多岁,就有白头发了。
他直起身子,伸出双臂抱住她,她没有动,他似乎终于呼出一口气。
她真的很想他,看电视的时候都会觉得心里抽痛,远远见到相似的影子都会下意识的寻找,她恨过他,怨过他,却没有法子停止爱他。
她终于还是掉了眼泪:“让我走吧,我不想再看到你了。
” 他固执的不说话,也不动,她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可是眼泪一阵阵涌出来,浸润透他肩上的衣服。
她哭了很久很久,就像小时候那次一样,他弄断了她心爱的玉坠,她哭到他手足无措,终于只能答应她。
在这世上他那样能干,只是拿她毫无办法。
同事对她的三级跳都觉得意外,尤其她突然被派驻外,窃窃私语是免不了的,最后不知道是谁传出来,说她和陈卓尔是旧相识。
所有的同事都恍然大悟的样子,看她的眼神也觉得不同,她还能沉住气,交接工作,然后准备赴职。
走的那天陈卓尔去机场送她,似乎有些惆怅:“以后要吃你做的面条,可真是难了。
” 他倒是一幅浑若不知的样子,她明白自己的歉疚,可是却力不从心。
只能笑着说:“就隔一个太平洋,十来个钟头的飞机,你这样的人,天天飞来飞去的,有空过去玩,我给你接风。
” 上了飞机,头等舱里几乎还没有什么人,她坐靠窗的位置,抬头从舷窗里看到,不远处的停机坪上孤伶伶的停着一部黑色轿车,看那情形似乎是在等着要接什么人的飞机。
那轿车的车窗都贴了反光纸,又隔得远,什么都看不到。
车牌也不认识,更看不出什么特别,他从来这样谨慎,到底还是冒险来送她。
她在心里想,隔着一整个太平洋,她总可以少爱一点点,忘得快一点点。
这个是到今为至最全的,不过匪大说还会有后续的,就是把我们的酱嫁出去!呵呵,不知道她明年还能不能记得了!还有就是把酱嫁给谁? 叶慎宽&陈卓尔还是别的什么人,现在还不大好猜!估计我们宽少的戏路非常窄了,因为他们之间的事太多,很难抛开!陈卓尔估计可能情也不大,因为九江说过一句‘陈家的门楣我配不上’从这点上来说,陈卓尔希望就很眇茫了。
其实我喜欢希望九江能找一个平凡的人嫁了,这样是她最好的结局,就像静婉,离开以后,心里的平静的,如果她不回来的话,这一生都会很幸福的!九江这一生其实都挺不幸的,希望她最后是平安喜乐的,匪大下手不要太狠啊,给我们留点念像也好,千万不要再虐了,你已经把人家俩人拆了,就让他们各自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