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吓着了老同学
关灯
小
中
大
都清理出来,立起了几根木桩子,然后在上边搭上塑料,再往塑料上搭上一层黑色防晒网。
既能防雨又防晒。
还有几个听到喇叭声立刻就决定来问问的人跟叶振兵谈了以后没走,留下来帮他们哥俩干活,安电话的人第二天也会过来。
“兵哥,你给我交个底,这个收菜的能不能一直在这儿收啊?过年呢?还能来吗?”有个人趁着叶小池同学和他带来的那人不在旁边的时候小声跟叶振兵打听。
“人家说了,这一茬等北方那边菜都下来,实在卖不上价了就不收了,够咱们卖一段了,跟薛大家以前收菜的时间差不多。
要收的话就得收好几年,不是说光收这一年就不来了。
” 叶小池跟他们说过她那同学挺好的,虽然上学的时候不学习,老打架,可说话还是算话的。
叶振兵这时候唯有相信他侄女的话了,不然他自己也没别的办法。
问话的这人是担心他把菜卖到叶振刚这里,万一这边收菜的收几回就走了不再来,那他再想把菜卖给薛大,薛大就不要了。
叶振兵的事就是个例子,这事全村人都知道。
其实他的顾虑也代表了村里不少人的看法。
很多人都在观望,所以尽管杨国伟他们把收购价定得比薛大家高出五分钱,第一时间过来的还是没多少。
等这人离开之后,便有不少人在街上叫住他,然后围着他打听,随后过来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一斤多出五分钱的话,以他们菜地的产量,可不是小数,这些钱足够让他们动心了。
再说了,反正这么多人都来了,薛大能怎么的?又不是一个两个。
薛大平时把收购价压的比别的地方低,他们也知道,可这边就他一个收购量大的,这些菜农只能忍。
不然就没地方卖。
这回好了,有新来的,就有竞争,有了竞争,价格就公平些。
叶小池并不担心村民不会来,只要有价差,有利益,便会有人动心。
一两个过来了,其他人也就跟着来了。
她的视线刚从窗外收回来,便看到她同学杨国伟站在门口有意无意地往她这边瞅
既能防雨又防晒。
还有几个听到喇叭声立刻就决定来问问的人跟叶振兵谈了以后没走,留下来帮他们哥俩干活,安电话的人第二天也会过来。
“兵哥,你给我交个底,这个收菜的能不能一直在这儿收啊?过年呢?还能来吗?”有个人趁着叶小池同学和他带来的那人不在旁边的时候小声跟叶振兵打听。
“人家说了,这一茬等北方那边菜都下来,实在卖不上价了就不收了,够咱们卖一段了,跟薛大家以前收菜的时间差不多。
要收的话就得收好几年,不是说光收这一年就不来了。
” 叶小池跟他们说过她那同学挺好的,虽然上学的时候不学习,老打架,可说话还是算话的。
叶振兵这时候唯有相信他侄女的话了,不然他自己也没别的办法。
问话的这人是担心他把菜卖到叶振刚这里,万一这边收菜的收几回就走了不再来,那他再想把菜卖给薛大,薛大就不要了。
叶振兵的事就是个例子,这事全村人都知道。
其实他的顾虑也代表了村里不少人的看法。
很多人都在观望,所以尽管杨国伟他们把收购价定得比薛大家高出五分钱,第一时间过来的还是没多少。
等这人离开之后,便有不少人在街上叫住他,然后围着他打听,随后过来的人就渐渐多了起来。
一斤多出五分钱的话,以他们菜地的产量,可不是小数,这些钱足够让他们动心了。
再说了,反正这么多人都来了,薛大能怎么的?又不是一个两个。
薛大平时把收购价压的比别的地方低,他们也知道,可这边就他一个收购量大的,这些菜农只能忍。
不然就没地方卖。
这回好了,有新来的,就有竞争,有了竞争,价格就公平些。
叶小池并不担心村民不会来,只要有价差,有利益,便会有人动心。
一两个过来了,其他人也就跟着来了。
她的视线刚从窗外收回来,便看到她同学杨国伟站在门口有意无意地往她这边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