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关灯
盛放的芙蕖,又因神情冷淡,恍若花枝在晨时着一层薄霜。

     哪怕是今日,拓跋珪也毫不后悔,当年顶着母亲的劝阻,也要杀掉贺夫人的丈夫,将她抢入自己的帐中。

     “你怎么看天幕上说的那句话?” 贺夫人缓缓抬眸,神情无悲无喜:“若我是您,必定要做两件事。

    ” 这似乎又是一个让拓跋珪没有想到的答案,“说来听听。

    ” 贺夫人答道:“杀了我与绍儿,对外宣称,我对王上逼死我姐姐、打散贺兰部落心怀有怨。

    绍儿不满三岁,我便已向他灌输复仇的想法,为大王所识破,只能一并处死。

    ” “另一件,便是令刘夫人再铸金人,若能成功,即刻立为王后,将拓跋嗣定为王储。

    王上乃是欲谋天下之人,功绩也已因天幕传扬四海,万万不可无后,还请三思。

    ” 刘夫人脸上的笑容都被震得凝固在了当场。

     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从贺夫人的口中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贺夫人不仅是拓跋珪的嫔妃,也是拓跋珪的姨母。

    她说自己对姐姐之死心怀不满,说的正是那死去不满一年的太后。

     这个理由当真站得住脚。

     若是拓跋珪当真如她所说,先杀贺夫人与拓跋绍,再立刘夫人与拓跋嗣,不仅能即刻洗脱天幕的死亡预言,也依然保有长子作为继承人。

     贺兰部早已被拓跋珪打服,除了投向燕国的少部分人外,余下的已不敢再有反叛之心,就算是杀了贺夫人与拓跋绍,也不会改变他们的立场。

     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这也意味着,她将杀死自己的刀,就这样递到了拓跋珪的手里。

     拓跋珪松开了刘夫人肩头的那只手,大步走到了贺夫人的面前。

    哪怕是近距离间的四目相对,她的眼神也依然平静得不可思议。

     在片刻的沉默后,拓跋珪吐出了一句话,“很可惜,你不是我。

    ” 贺夫人也不必揣度他会怎么做。

     他抬手吩咐,“将二位夫人和王子都送回去。

    ” 这个“送回去”的说法,应当还有随后的控制与监视,但已足够让刘夫人的眼中闪过了欣喜若狂,与如释重负。

     她抓着拓跋嗣的手,一步步地朝外走去,心中满是对贺夫人的感激。

     若没有她那句置之死地的回应,谁也无法知道,拓跋珪最终会做出一个什么决定。

     就像此刻,她明明已在向外走出,仍觉有一道锋利的目光,停在她牵着拓跋嗣的那只手上。

     从崔宏的角度,倒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拓跋珪素来酷烈的神情里,掺杂着一缕说不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