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既然如此,他们没这个必要再做司马氏的忠臣,多为自己考虑考虑总是没错的。

     殷仲堪却不同意这样做。

     他认为,如今各方心思叵测,他们先行出兵,便会惹来非议。

    从荆州到建康,也比京口等地前往建康更远,反而落了下乘,还不如等待朝廷做出决定由谁继位,或者天幕再度出现,再行决定用兵方略。

     反正,荆州兵力强盛,将来若要北伐,也是一路不可或缺的助力,没人会亏待他们。

     …… “荆州兵马明面上因殷仲堪的诏令调度整顿,实际上……” 王神爱不得不佩服,有些人天生便有成为枭雄的本事,绝不愿意坐以待毙,也不会放弃任何能抓住的机会,“桓玄已杀了殷仲堪,以桓氏旧部夺回了荆州军的权柄。

    ” 殷仲堪的堂弟娶了桓玄的姐姐,也没改变殷仲堪的死局。

     她对着王珣冷笑了一声:“族叔,看到了吗?这就是你们犹豫的代价!” 她一把收起了密信,喊上了刘裕,“走,我们去找刘将军。

    ” 可她刚刚迈出门口,便被惊慌失措的宫人抓住了衣袖,“太子妃您看!” 王神爱朝着天边看去,就见那块已黯淡了数日的天幕,正在以缓慢的速度重新亮起来,像是先前耗尽的能量重新被人充满了。

     她连忙暂时抛开了荆州之变带给她的震撼,全神贯注地朝着天幕上看去。

     她不能错过这些稍纵即逝的消息。

     不过数息的时间,它就已从隐隐泛着白光,变成了完整发亮的屏幕,先前“掉线”前的画面,也重新浮现了出来。

     让人安心的是,紧跟出来的,正是之前停下的那一句,就好像先前并没有消失过一样。

     只是天幕的背景,从黑夜变成了白昼。

     【为了避免又有人说,我是永安大帝的无脑吹,我会在接下来的篇章,以更为客观的旁观者身份叙述。

    】 【说是制衡之时,或许也可以说,这是永安大帝真正的成长之路。

    】 【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文物中,有一部分是永安大帝的阅读手札。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暂时避开一些人的锋芒,为了更快适应变化的时局,这个阶段的永安读了非常多的书,也做了相当多的批注。

    】 【有一句话,屡次出现在永安大帝的笔下,作为谋求生路时的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