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关灯
天幕也告诉他,这位明君自己的征战水平居于中流,但对于战功赫赫的刘大将军并未生疑,反而给对方诸般恩赏,让其高寿善终,堪称君臣佳话。

     世家怎么想,他管不着,说不定他看到那些耽误事的家伙,也就是一刀劈了。

     他只知道 别管有没有其他刘大将军,现在,他要来争这个刘大将军位置了! 但愿,永安大帝在世家的群狼环伺当中,能活得久一些! …… 天幕之下人心各异。

     王珣等人与刘勃勃大约最能代表正反极端。

     桓玄则是目光沉沉地看着天幕,试图从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中窥探得“永安”的身份。

     毕竟上头也说了,他将来会死在永安的手里。

     北方的拓跋珪已提前知道自己将来会死在儿子的手里,提前对此做出了防备,自觉倘若不出意外的话,会对上那位永安大帝。

     倘若在被天幕这样播报的情况下,他还能杀出一条血路来,他拓跋珪也将遭遇平生最大的挑战。

     都说知己知彼,他又怎能错漏天幕上的一字半句。

     …… 【这可能是支妙音听过的最为大胆的一句话。

    】 【天街踏尽公卿骨!】 【张角没做到这一步,让洛阳被黄巾席卷,二百年后的钱塘,却有人提出了这样的宏愿。

    】 【姜定又告诉她,如果她还觉得暂时做不出决定,不信那个人会变成胜利者的话,不如再看一看,东南吴会之地,接下来的发展是否会遵照着预测来走。

    】 【换了谁在支妙音的位置上,都得被这种局势发展打懵了。

    】 【按照她后来修编的《比丘尼传》所写,在遭到了这等“惊吓”后,姜定只对她提出了一个请求】 【要看好戏,总该付点门票的,反正她从简静寺中带出来的钱财够多,不如拨拢些钱财作为支援。

    】 【结果,就演变成了史书上的“妙音见大有可为,倾付家资”。

    】 支妙音先前还镇定自若的表情,顿时就扭曲了。

     等等,什么叫做“倾付家资”? 她自认多年修身养性,又能在权势漩涡中心谋算人心,已是万事不惊,然而这接连几个惊天消息发生在天幕中的她身上,好像有再好的养气功夫都没用。

     若不是还想看看天命何方,她高低得把某位“故交”给举报了。

     只能强行将注意力转回了天幕之上。

     【随后,姜定拜访了一个人。

    】 【既要效仿黄巾,聚拢东南流民难民,总得需要一个本地的领头人。

    这个人最好是本就怀有异心,还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名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