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关灯
的桥段。

     魏成淮爽朗一笑,英姿飒爽,“有何不可,你们都下去吧。

    ” 他虽年轻,但杀伐决断,威信十足,侍从和胡管事不敢有半点异议,乖乖退下。

     顾忌到男女大防,虽然是青天白日,也不曾掩门,只是下人退的远些,不能听见里头的谈话。

     眼见下人退远,魏成淮的目光移向崔舒若。

     崔舒若不再犹豫,她开口吐露,只是始终不抬头,目光落在地上,似是回忆,“我……从醒来开始,便有些记不清事,忘记我家住何处,父母亲眷。

     可唯有一事,始终牢记。

    ” 说到此处,她终于抬头,目光紧紧盯着魏成淮,“益州太守叛晋,胡人南下洛阳。

    ” 仅仅十二个字,却力逾千斤,仿若一道惊雷。

     纵使是方才神色轻松的魏成淮,也不由神色凝重起来,他下意识向前踏了两步,语气严肃,“你说的可是真的?” 提到国家大事,他因年纪而显现的青涩少年气消退,取而代之的是郑重肃穆,整个人气质恍然一变。

     魏成淮思虑严谨,既没有轻信,也没有立刻否定。

     他问,“可有凭证?” 凭证自然是没有的,她才刚穿过来。

     但是胡人南下侵占洛阳,是七胡之乱的起始,这是高中历史必学的一段,感谢她在上了大学以后还能记得一点,也感谢不大靠谱却融入这些历史大事件的电视剧。

     否则她真的可能记不住。

     至于凭证和细节,历史书里没有,有也是一笔带过,她早就不记得了。

     崔舒若脑子快速运转,一瞬两瞬…… 魏成淮始终紧紧盯着她,目光如鹰隼,完全不同于先前的轻松自在,上过沙场的将军,身上是有杀气的,积威慎重。

    他一发怒,就是军中郎将都要惊惧忧怖。

     绕是崔舒若的心态沉稳,乍然在这样的逼视下,也难免生出压力。